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禹治水演义》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禹铸九鼎 华夏永传承[第1页/共6页]

一到夜间,炉火通红,映红了帝都的天空。红红的火舌燎到了空中的云彩,也映红了等待在炉前的人脸庞。

世人一齐围到了金鼎的四周,细心旁观鼎身上的纹饰。只见金鼎高九尺,围三丈,重约万斤,鼎身上刻着按照伯益《山海经》上所画的嵩山,熊耳山,桐柏山。黄河,壶口,三门峡,中流砥柱,伊阙。另有河图,洛书。并豫州出产的麦穗,谷穗,高粱穗,及黄金,青铜等矿藏。

大禹道:“巽二姐姐一贯可好!姐姐的风采仍然不减当年。”

水正玄冥,颀长的身材,穿一身玄玄色的衣裳,貌似獬豸,蓝靛脸,蓝髯毛,一对鹰眉,一双隼目,右手掌上托着一颗巨大的水晶球。

随后又顺次铸成了冀州鼎、青州鼎、兖州鼎、扬州鼎、徐州鼎、荆州鼎、雍州鼎和梁州鼎。一共用了九九八十一天,将中原九只金鼎全都铸成。

有扶着老的,有协着幼的。围在炼场的四周,久久不肯拜别。有的去了又来。从白日到黑夜,人们一波接着一波,从不间断。老百姓真比过年还欢畅,一边看着,还一边群情着,批评着。

那气象蔚为壮观,帝都的老百姓不但白日围着旁观,到了夜晚还围着不肯散去。都想一睹这绝代的盛事。

水正玄冥走上前去,手中高擎着水晶球,对准了金鼎一按构造。水晶球中放射出了一注玄冥圣水,浇向金鼎。

第一只豫州鼎铸成以后,每过九天便再铸成一只金鼎。五位老神仙和巽二日夜保护在炼金炉旁。大禹担忧他们过于劳累,叮咛在炼金炉旁搭起帐篷,设好床铺,让神仙们吃好,喝好,歇息好。

木正句芒对劲地哈哈大笑起来,一边与巽二见礼。道:“巽二仙子,别来无恙呼?仙子倒是更加光彩照人了。”

土正后土,也不逞强,也将衣袖一挥,眨眼间面前便呈现了一大堆制作铸范用的中心戊己土。再挥一下衣袖,铸范已经制成,端端方正立丰了炼金炉前,只待浇铸金水。

正话间,其他三位老神仙也接踵到来。一名是西方的金正蓐收,一名是北方的水正玄冥,另有一名就是大禹的教员,中心的土正后土。

每州一只,在鼎身上铸出能够代表每一州的名字和山川和物产。这九只鼎要铸得又大又有气度。铸成以后,金光闪闪,金壁光辉。摆设在朝堂的前面,让天下的人们都能看获得。使中原九州的理念深切民气,都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今后将这九鼎传至子孙万代,乃至永久。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