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禹治水演义》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治水沂蒙山[第1页/共4页]

沂山神和蒙山神也一齐说道:“沂山神丑青,蒙山神麋骏,拜见夏伯,不知夏伯有何叮咛?”

前来插手治水的各国诸侯,目睹了大禹的仁爱、浑厚和公道。也目睹了大禹心中时候系挂着百姓,治水中率先垂范,身材力行,并且另有号令鬼神的魄力。无不平气得五体投地,都倾慕吐胆地交友大禹。大禹也以礼相待,热忱善待各国诸侯。大禹对各国诸侯们说道:“此后各大位如果有困难就请找大禹,大禹就是你们的兄弟。”这句话使各国诸侯深受打动。

大禹叮咛道:“我们下一站去治淮河东北方向的沂蒙山、沂水、沭水和泗水。我等一十三人向前开路,让五百兵士随后跟时。”叮咛结束,一声令下,起营拔寨,向沂蒙山开进。

沂山与蒙山常被人们联在一起称呼。叫做沂蒙山。沂蒙山坐落在泰山的南麓,遥对泰山。雄奇壮美,山区的地貌多样,融北国的粗暴与北国的婉约于一体。奇峰耸峙,水缠云绕,高山深谷,瀑布溪流,山野清幽。民风浑厚,故乡风景温馨美好。中部是逶迤的丘陵,南部是一望无边的打击平原。蜿蜒的沂河,如一条玉带,自北向南,直通全境,充满了灵气。南部是甩手平原,红色土埌,沃野千里,良田万顷,稻花飘香。

这三位山神、水神,同住在沂山、蒙山和沂水。相互作邻居,几百年来,相处得都很好,常常相聚喝茶、谈天。

大禹在淮河治水,将一处被称做:“破釜塘”的泡泽群改革成了一处蓄满了净水的斑斓湖泊,称做广陵湖,成了淮河上的一颗明珠,使淮河下流变成了一个旱天能够灌、涝时能够排的万顷良田。这里的老百姓每天吃白米饭,顿顿有鱼虾,成了鱼米之乡。

前一阵子巫支祁大会十洞妖王,这三个地祇也曾前去赴宴,并且大闹了大禹的“定海神针”炼铸场。以后又跟从巫支祁乘大禹结婚的“辛、壬、癸、甲”四日想要其不料地杀死大禹,成果大败亏输。巫支祁被擒,锁于龟山的淮河水底。其他妖王死的死,伤的伤,没死的都做鸟兽散。这沂蒙山的三个地祇,幸运不死,都带伤逃回了老巢,养息了数月才规复了元气。

谁知念了多时,并无半点音信,世人不觉迷惑。每次召见山神、海神,随召随到,并没有如许耽搁时候的。大禹见状,又念了一遍口诀道:“大禹治水号令神鬼,沂山神、蒙山神、沂水神安在?”

沂山之滨也有一处胜境,这里有一个水晶洞,洞内有白龙宫,洞外有巨石滩,白龙宫有石径直通沂水之下的沂水女神的水府。这个沂河女神本来是一条白花蛇,修炼成仙。长得仙颜多姿,超凡脱俗。面如春花,眼如秋水,眉如远黛,齿如白玉。傲视多情。身上穿戴一袭红色的衣裙。名字叫做百花仙子。几百年前被天帝封为沂水女神。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