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大禹封于夏地[第1页/共6页]
大禹带领四员天将,四员凡将,四个小兄弟,带领五百兵士,下了桐柏山,取道南阳,然后一起向北,要斥地那条南北通衢的阳关大道。让中原的文明之光向南播散到荆州乃至更远的南边。
大禹又问道:“他常日里作歹多端吗?”颖河女神颖妙说道:“这恶蛟固然放荡不羁,混世、玩世,也发过几次大水,淹没无数良田,但是却未曾吃人。”大禹又问道:“这恶蛟常常出来反叛吗?”颖河女神说道:“到是不常常出来反叛,只是经常到颖河和汝河里浪荡。”大禹说道:“既然从昆仑山高低来的,且又未曾作歹多端,那就饶过他一命,待抓住他,挖一口深井,将他锁在井里便是。”伏牛山神牛金说道:“叨教夏伯,另有甚么事情需求我帮手的吗?”大禹说道:“没有事了,二位尊神请归去吧,此后有事时我再叫你们。”二位山神、河伯与大禹别过,各回仙洞去了。
大禹见四员天将久斗恶龙不下,便挥动着开山神斧,从地上一跃而起,直取恶龙降龙。三十六降龙斧荡开,“现龙在田”、“龙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诲”、“龙行不息”……一着接着一着,一式接着一式,那恶蛟只要躲闪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更兼四员天将圈在四周,四般兵刃一齐向身上召呼。
这一日大禹带领四个小兄弟,四员天将,带领五百兵士,方才行到夏地。便迎头遇见了帝舜派来的使者,使者上马与大禹见礼,说道:“我怀里揣着朝堂上帝舜的圣旨,请夏伯在此地筑一座高台,我要在高台上宣读圣旨”。
大禹一心治水,对这件事还真没有想到,伯益这一说,方才提示了大禹。大禹听伯益说得头头是道,便采纳了伯益的主张。这时恰好有一名名叫伯夷的本地人前来投奔大禹,要跟从大禹去治水。
大禹环顾此地,只见西接伏牛山,是伏牛山与东部平原的过渡地带。北有茨山,南有箕山。颖河自西向东流过,环绕着颖川平原,真是一片龙兴之地。厥后夏邑被先人称为“中原第一都”。大禹仙逝以后,大禹的儿子启担当了大禹的爵位。大飨天下诸候,烧毁了禅让制,初创了“父死子继,家天下”的先河。就在钧台停止了建国典礼,建立了夏朝。初创了中华民族汗青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他们披荆斩棘,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一边开道一边前行。
世人四顾一看,只见一条恶蛟在半空中逞凶。这条恶蛟重新至尾有十丈不足,浑身青玄色,龙头有笸箩大,血盆大口,四只獠牙露在唇外。正在黑雾中翻翻乱滚,呼风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