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秦相》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新皇登基(二)[第1页/共4页]

高连喜行礼赔笑道:“桓大将军一贯可好,恕老奴有太后懿旨在身,不能行礼,还请大将军包涵。”

桓原与众臣往崇德宫内走,刚好与殷渊对视,殷渊狠狠地瞪了桓原一眼,桓原却仿佛没看到似的与殷渊擦肩而过。

桓原谢恩起家,说道:“臣在荆州惊闻天子驾崩,痛心疾首,又恐京中有变,奸佞之人图谋不轨,危及社稷宗亲和太后安危,星夜率十五万精兵,进京勤王。启禀太后,现建康巡防、宫城御林军已尽数在微臣把握当中,太后尽可放心,不轨之徒再绝无机遇。”

“这?”崇德太后看向桓原,而桓原头也没回喝道:“殿前军人安在?”

桓原答道:“启禀太后,臣本想以皇恩浩大感化之,然蔡王乱党冥顽不灵,不知改过。就在昨夜北府兵缉拿乱党时仍负隅顽抗,武陵王、段涓及庾青俱死于乱战当中,只要蔡王重伤被擒。”

在场众臣各个听得大惊失容,忽听“啪”的一声,世人抬眼观去,本来是太背工中奏折掉在了地上。一旁高连喜忙上前拾起。

崇德太后见状,便道了声“好”,凤驾折返,又回到崇德宫内。

太后声音微颤问道:“桓卿另有何事?还请奏来。”

桓原命人先将高连喜请到后帐安息,本身则拿着太后密旨返回大帐,拆开封签,确切是崇德太后笔迹,说是密旨,却更像一封家书。密旨中说,“天子久病,不幸驾崩,本应昭告百官、天下,然宗亲元老及朝中重臣对新帝人选定见不一,情势几近失控,本宫一再让步,不想却呈现了现在局面。幸亏有桓大将军这般忠臣良将坐镇,本宫心且安稳。本宫清楚,桓大将军乃一代忠良,多年来未忘先帝嘱托,呕心沥血,为大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绩。当今,但愿桓大将军仍能为大晋江山社稷着想,进京帮手本宫稳定政局,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洋洋洒洒时而抒怀、时而话旧、时而又痛陈短长,不卑不亢,又不失嘉奖之情。

桓原道:“既然太后问臣,臣的确有所设法,一是要本日昭告天下停止国丧,二是要建立新君,七今后行即位大典。至于新君人选,臣成心推举东海王殿下。”

崇德太后则笑着说道:“桓大将军快快平身,大将军一起鞍马劳累,倒是辛苦了,请大将军殿内议事。”

还未等太后说完,殷渊又大声奏道:“臣有贰言。”

桓原惊奇道:“桓某还迷惑高公公为何会俄然亲临军前,本来是有太后懿旨到,臣桓原接旨。”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