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第1页/共3页]
那阊闾巷是姑苏三教九流最为集合的地区,偶尔产生个命案并不算希奇。身为姑苏知府的王襄自是派了差役仵作等前去现场做了调查。
是以事干系严峻,王襄才会将王晋等人拒之门外,而玄圃表里更是加了好几道鉴戒,无关人等皆不得靠近。
她已经有好久未曾置身于如许的氛围中了,这氛围令她兴/奋,更令她记念。
王襄见此案颇多奇诡处,便要来了卷宗翻阅。又将那金钗也要了过来细细检视了一番。
这枚金钗做工极精,用料亦属上乘,上头还嵌着两粒小指肚大小的珠子。那珠子虽久经蒙尘,又沾了血污,却还是光晕宛然,一看就不是浅显的珠子。
这是多么熟谙的感受啊!傅珺的确忍不住要长叹一声了。
他不由自主地便将这具知名男尸,与多年前的那起拐卖案联络在了一息。阿谁案件的一些内幕,王襄晓得得比傅珺还要详细。他晓得傅珺曾将一支金钗并一朵珠花扔了出去用以疑兵,那珠花被大小眼男人的朋友拾走,而那枚金钗却不知所踪。
那知名男尸虽身份不明,但据仵作呈报的卷宗所言,其面上的刀伤陈迹,与四年前拐卖案中知名女尸面上的刀伤,几近分歧。
到得此时,王襄便不敢再往下查了。此案干系严峻,不是他一介处所官员可随便置喙的。因而他便往大理寺及刑部各去了一封密函,备细说了然此事。
谁想,那仵作在查验尸身时。却从死者身上一处极深的伤口里,挖出了一枚金钗。
此时,唐寂王襄正对坐于书案前,二人的面色皆有些凝重。
这不能说王襄的设想力过分于丰富,而是那钗尾所镌的“傅”字,实在不能不让人多想。
因涉江等人皆被拦在了门外,傅珺身边并无人奉侍。她也不急,直起家后,便安闲取下帷帽置于一旁的小几上,长袖轻舒,天然地抚了抚裙角,方端方站好。一举一动皆透着一股说不出的伸展风雅。(未完待续)
王襄便叫人将案子封了起来,严令不准泄漏风声,又派了亲信奥妙查探此案,同时还向唐寂写去密函,从他那边拿到了四年前那起拐卖案的卷宗。
“给外祖父存候。”傅珺姿势文雅地行了一礼,借屈身之际压下了心头出现的一丝冲动。
天子对此案亦一向未曾放下,见案情有了冲破,便下了一道密旨,着唐寂暗中查明案件,还特别添了一道口谕,令姑苏知府王襄协查此案,而傅珺作为此案最首要的人证,亦需尽力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