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第4页/共4页]
张氏忙谦道:“那里的话,珈儿也只是帮着看管罢了,另有奉侍这花儿的人在呢。只不过平常皆是由珈儿过问,我对这些倒是半点不懂。”
张氏便笑着感慨了一句:“这日子过得可真是快,转眼又是一年赏菊宴了。”
*********************************************
张氏对崔氏话中机锋却浑不在乎,端淑地笑着道:“这也是机遇偶合。二弟妹不晓得,这花儿前些时候颓枝耷叶的,瞧着没一点儿精力,我便也没拿出来。不成想这几日雨水勤,它倒结了花苞,这也是不测之喜。要我说,这还是老太太有福分。”
论起这谢阁老的出身,倒是出自四大师族之一的谢氏家属。只这谢阁老乃是旁支,在族中并不受正视,又因父母早亡,故幼经常被族中一些人欺负,非常吃了些苦头。及至年事稍长,他便干脆孤身去了山东,仰仗着聪慧的脑筋与坚固的心性,考入了岳麓书院,后又以两榜进士之身进阶宦途,一起摸爬滚打走到了现在。
只见崔氏笑着对侯夫人道:“老太太这回可得办理起精力来,万不能堕了我侯府的威名。”
张氏闻言,面上的笑容便顿了一顿,停了一刻方才轻言细语隧道:“那花儿才将打了苞,到时候恰好开了,也是应景儿。不过,我如何模糊听着人说,那谢阁故乡里也有一盆‘十丈垂帘’呢。说是那花儿起得极高,花开如瀑布倒悬,也不知是真是假。”
崔氏立即扬眉道:“那可说不准,这百菊斗丽的,必然要评个高低,可不就和兵戈一个理儿?”
素云领命而去,未几时便捧着箱子出来了,侯夫人便开了箱子,从里头取出一只鎏金绞丝排环簪子来。这簪子方一拿出来,傅珈那一向低垂着的眸子里,便划过一抹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