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高岭之花[第1页/共6页]
袁长卿听了,背在身后的指尖不觉又捻动了一下。
手指再次划过五老爷的名字,袁长卿的唇角微微一提,倒是没认识到,他竟又一次学着或人的标记性神采。
……实在,如果他情愿,只要略加表示,想来他四叔和老太太也很乐意顺水推舟――他乃至都能想像获得,他的“祖母”会如何宠溺而又无法地奉告宫里的孟贵妃,她这长孙如何只钟情于侯十三一个,叫她这做长辈的也拿他没辙,不过只要孩子喜好,便是对方身份差了些……等等等等。
袁长卿一边用心听着老掌柜的报告,一边状似偶然地时不时问着一些叫老掌柜感觉奇特的细节题目。而如果老掌柜有忠肃伯那样见微知著的本领,这会儿怕早就已经重视到,自家少爷存眷的重点,竟不是侯家顶门立户的爷们,而是那些待嫁的女人们。
袁长卿写完了帖子,搁下笔,看着周崇笑道:“你不是想问那绣品的来源吗?我看你还是乖乖写吧。总之,昨儿也是你鲁莽了。”
此时,如果书案上放着面镜子,袁长卿便会惊奇地发明,他的唇角,正跟着影象中的那抹弯弧,而翘起一道类似的弧线。
二人互换了个眼色后,不由一时冷静。十九岁的林如亭一贯故意宦途,何况年初朝堂上的那出闹剧原也不瞒人。
老掌柜走后,袁长卿盯着那族谱又看了半晌,一边在内心冷静消化着那些信息。
忽地,袁长卿面前闪过一道浅紫色的身影,以及那抹似含着笑意的唇角。
且说后宫的孟贵妃多年独宠,那日渐长大的四皇子便生了别样的心机,加上上面那一名的故意偏袒,乃至于东宫处境艰巨,竟是动辄得咎。年初时,便有人因着五皇子周崇在皇家杏林书院就读一事,竟硬是参了一本,说五皇子这是在替太子招兵买马,建立所谓的“太-子党”。明眼人谁都晓得,五皇子不过才十四五岁年纪,来往的也都是些才十几岁的孩子。因而朝堂之上又是一场混战。虽说最后内阁采纳了那道奏章,可只冲着上面那位没有喝斥没有谪贬,便能晓得那位内心怕是有了摆荡。
至于十一女人,本身倒是嫡出,可她的父亲是庶出,只怕侯府的那位孟老太君不会乐意。
因而林如稚公然如他所愿,巴巴问道:“二哥快说说,你所熟谙的阿谁十三姐姐,又是个甚么模样?”
固然林如亭语蔫不详,袁长卿倒是心知肚明,他所指的“那位”,是现在不得不闭门自守的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