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旧家燕子傍谁飞》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章 首赴勤王役,成功事则天[第2页/共5页]

一家子姐妹里数她最没有大师闺秀的样儿,母亲这么说她,也早不是第一次了。她粘着母亲撒了会儿娇,又撒欢跑到父亲书房里,筹算缠着他把前天阿谁杨家将的故事讲完。

以奉书的年纪,她还不太明白,家里为甚么会有这么多的窜改。有一天,她竟然看到父切身着布衣百姓的便装,立在院子里。那只拿了几十年羊毫、瘦长如玉的右手中,此时却地握着一把木剑,笨拙地挥了一挥——仿佛戏台上的武生,还是学徒级别的。

家里的客人俄然多了起来。有故乡的邻里,也有口音奇特的外村夫,有和父亲一样的文弱墨客,也有雄赳赳、凶巴巴的武官。有财主,有工匠,有商贩,有江湖游侠,乃至另有奇装异服、断发文身的苗瑶洞蛮。奉书见了形貌独特的客人,偶然会大着胆量,躲在屏风前面偷偷听。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接到了文天祥的手札,前来呼应,带人来插手他的勤王军队的。父亲说,他们“固然品德不齐,然一念向正,至死靡悔”。

“兵戈?”在她的印象里,父亲会写诗,会作文,会下棋,可向来没打过仗。他的胸中或许装着千千万万场败仗,可他却连一只鸡也没杀过啊。

她跑回屋子里。从床上抓起来一个小坠子,飞奔出去,叫道:“爹爹带上这个!”

母亲更是笑,中间的丫环婢子也一个个的掩嘴笑。奉书的乳母笑问道:“五蜜斯也懂嫁人的事儿了?快奉告夫人,今后要找个甚么样儿的姑爷?我们现在就给你留意着。”

那是德祐元年的正月。那张纸,是是太皇太后所下的一道“哀思诏”,请海内仁人义士“出兵勤王”,庇护阿谁五岁的小天子。

蒙前人向来发言算话,他们在西域灭掉了几十个国度,留下了不知多少座空城。从奉书记事起,家家户户的父母都会如许恐吓本身的孩子:“再不听话,就让蒙古鞑子捉了你去!”

母亲忍俊不由,打趣道:“你才多大,晓得姐夫是甚么意义?喏,方才提及的那家公子,你感觉如何?”

文天祥朗声道:“多则半年,少则三月,等我的好动静吧!”他的声音很大,仿佛是在给谁打气一样。

一个新请来的武师毕恭毕敬地指出他身上的十七八个缝隙。文天祥试了一会儿,终究放弃了,苦笑一声:“公然是术业有专攻,我如许的秀才将军,也算是前无前人,后无来者啦。”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