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页/共7页]
年老的周大人曾数次上书贤人想告老回籍,却被贤人一再挽留,可见其圣宠。
说到这里,周太太抿了口茶,环顾一下四周,本日似她普通来得早的,都是简家姻亲,干系夙来靠近,倒不必避讳,她便接着道:“不是我自夸,我侄子这般品德,配你家四丫头再合适不过了,两孩子都长得好,站一起端的是金童玉女,天造地设,四丫头如果我家的,我想都不消想,当场就定下了。”
不过周女人和简珞瑶倒也不陌生,简珞瑶领她去侧厅坐的路上,还在细声细气的给她先容外祖家的景色。周太太出身江南王谢,自古“上有天国下有苏杭”的传言,到这个简珞瑶并未听闻过的期间,也一样存在。
简司业与周山长乃旧年同窗,初时只想让简千珝拜在其门下,却不想周山长一见简千珝便尤其爱好,当下收为关门弟子。
现在,周太太见着简家对自家如此上心,郑氏又打了保票,甭管简千珝秋闱考得如何,来岁一准儿办丧事,周太太内心一块大石头也落地了。
倒还真有探听到合适的——简千珝的将来丈母娘,周太太的娘家侄子。
郑氏也没发觉甚么,笑道:“可不是,婚礼有你大伯母筹划,我也可贵享这几日安逸了。”
郑氏也感念这份交谊,才这么多年对大房侄子侄女格外照顾,特别是简珞芳,夙来只要简珞瑶有的,郑氏毫不吝啬,一概一式二份给简珞芳也备着。
老夫人果然说话算话,简珞珍出嫁的这日,将禁足的金氏放了出来,金氏瘦了很多,想想也是,每日关在佛堂里吃斋念佛,能不瘦吗?
都是mm,简珞芳出嫁时简千珅和简千珝兄弟都特地从书院告假返来送嫁,轮到简珞珍天然也不会萧瑟,简千珅还是亲大哥,按端方是要背着mm上花轿的。
这条祖训让多少贵族后辈望而却步。而简千珝倒是胜在近水楼台。
郑氏闻言又喜又忧,除开女儿,她最担忧的便是这个二儿子,老太爷活着评价过,机警是机警,偏不消在正路,打小就不爱循规蹈矩,半点不像简家人。现在听得周山长如此盛誉,郑氏高傲归高傲,又怕他真把心机全用在这上边,都顾不上娶妻生子,那还得了?
简千珝只是扯了扯嘴角,并未说他与表哥已经几年未曾通过信了,倒不是他的题目,悔婚也不是表哥的本意,当年表哥若不低头,只怕新安公主指不定还闹成甚么样,作为男人,他也为表哥感到怜悯和可惜,那般文采风骚、腹有沟壑的男人,现在除了吟诗作画、风花雪月,竟甚么也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