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1页/共5页]
在这个讲究纲常的当代社会,老子打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李愔连躲都不敢躲,硬生生的挨了一脚,然后只能一脸委曲的看着本身的天子老爹:封建社会就是没有人权,好不轻易献上三条奇策,并且也被采取了,成果不但没有一点夸奖,反而还挨了一脚,这都是甚么世道啊?
“是,父皇!”李愔向李世民和世人施了一礼这才说道:“我这平辽之策是根据高句丽的实际环境制定,一共分为三策,第一策为疲敌之策:高句丽地处辽东,地盘出产未几,每年夏秋时节,是他们粮食收成的关头时候,此时我大唐能够派小股精锐停止骚扰,使其国人疲于对付,迟误农时,同时封闭大唐与高句丽的边疆,严禁大唐的粮食流入高句丽,几年后便可使高句丽因粮荒而国力大损。”
“哈哈哈~,两位爱卿说的不错,这两条战略的确可行。”李世民大笑道,不过很快又转向李愔说道:“愔儿你小小年纪,竟然能有如此见地,为父感到非常欣喜,不过你说的阿谁白叠子朕也晓得,朕的御苑中还种了一些,但是此物代价高贵,想要如你所说添补衣物的话,是千万不成行的。”
“陛下,老臣以为殿下的第一条战略可行,辽东本当场广人稀,若以小股精锐骚扰,只要反面大股敌军硬碰,绝对能够使高句丽疲于对付。”李靖第一个站出来,参军事方面说道,他是一个甲士,在站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为了取胜能够无所不消其极,以是对于李愔的战略,他倒是非常的赏识。
房玄龄别有深意的看了李愔一眼,嘴角带笑也上前说道:“陛下,高句丽荣留王之事,老臣也有所耳闻,其国中以泉盖苏文为首的几大将军手握重兵,对于荣留王非常不敬,我大唐做为宗主之国,怎能对这类欺君之事听任不管?是以老臣感觉,应当派人与荣留王联络,帮忙他肃除盖泉苏文等人,还高句丽一个朗朗乾坤。”
李愔已经完整堕入本身的思惟中,并没有重视到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的反应,持续说道:“第二策名为诽谤之策:高句丽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除了国君荣留王外,另有很多将军手握重兵,不听国君的号令,而荣留王也一向想要收回军权,我大唐能够派细作进入高句丽,或拉拢或威胁,教唆荣留王和实权将军之间的干系,以达到分化之目地,乃至让其发作内哄,到时我大唐再发雄师,便可一举将其荡平。”
不过李世民和群臣也都承认,李愔前两条战略的确很好,就算是达不到预期的目地,也能把高句丽搞的半死不活,当时再出兵,绝对能够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