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试文会[第3页/共3页]
不待余少杰自谦完,便来了个睥昵冷言的反对者:“这是哪个穷乡僻壤来的乳臭未干的小子?不知天高地厚!不过是猜了几个灯谜罢了,也美意义煞有介事地拿出来讲。”其人竟是韩修棠。
穆月白道:“他方才在古翰斋被逼着去阿谁试文会,现在正在活力呢。”
这貌似是替魏黎初解了围,实则是终究杀招,这下魏黎初想不来这招摇又不知所谓的试文会都不可了。并且,他这一呈现,更是证明了古翰斋是诚信好商户,布告上说要请他就“货真价实”地请了他。
魏黎初的大名果然有效,试文会这日,古翰斋一早就来了很多人,多是冲着他来的。余少杰把书社里的事做完也去了古翰斋。
“那里,楼公子过分奖了,我……”
最后出了一条策问,是关于商税轨制利弊的,很多人都只说些浮泛的歌颂或贬抑之言。余少杰想到来京路上的经历,又听柳心言提及过同艺馆的商税案,有些话实在是不吐不快,便从商税征收机构及官员反复冗余的角度切入,详确阐述了这给朝廷办理处所商税带来的困难以及贩子的痛苦。他的谈吐不但深得魏黎初、穆月白和晏青三人的心,就连古掌柜都为他鼓掌称好。其他人更是对这不起眼的少年刮目相看。
魏黎初又想唾他一口,静媛却道:“晏公子说得对。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谁都有能为人解惑之时,何况魏大哥你的确有真才实学,又有何惧呢?”
韩修棠的祖父曾一举高中榜眼,他爹是翰林学士,他却连考两次都落榜,真是老虎家属也会生犬子犬孙呐!不过,他毕竟家学深厚,还不至于差到胸无点墨的境地。只是国选毕竟是人才会聚之时,既使才高八斗也一定就能出头。韩修棠只将前两次得胜都归咎于考运太差,没碰到赏识本身的考官,但也无毛病此次重头再来。
从古翰斋出来,魏黎初气得脸都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