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转圜[第3页/共4页]
蔡闫说:“必不会这么想的,小叔过虑了。”
李衍秋带着哀伤的浅笑,蔡闫却没有笑,眼里尽是难过。
蔡闫问:“半途逗留过么?”
“做了一个梦。”李衍秋说,“是以想到你,坐立不安的,想问问你在做甚么。”
武独回到家,揭开布,将段岭放了下来,放在院里,顺手舀了碗烈酒,泼在段岭脸上,段岭狠恶地喘了起来,却没有醒,武独左看右看,外头又有人来传,丞相有请。
那人便下去打发了武独。
相府四大进,四十八院,百余房,养了很多门客,于最边角处开了一偏院,三房一院一马厩一柴房。李渐鸿捐躯后,西川人等重新站队,武独便被牧旷达招揽,得一落脚之处。
又有人道:“武独求见郡主。”
常有人戏谑他是“三姓家奴”,先是跟班赵奎,而后长久地投奔李渐鸿麾下,最后又展转到牧旷达府中,成了一王谢客。这么多年里,四大刺客立名立万,乌洛侯穆庇护太子返来,立下大功;郑彦则隐居淮阴,对外称不问世事,实际上则是淮阴侯姚复的亲信;昌流君始终得牧旷达重用;唯有武独时运不济,每次履行任务都以失利告终,两任主公还前后身故,如同丧家犬普通,只得投奔于牧家。
“太子来了?”李衍秋问。
男人一身黑袍,腰带飞扬,把握马匹追下,阳光照在他的脸上,刺得他眼睛也睁不开,恰是武独。
“我行事堂堂正正。”武独说,“并没有想要甚么,淮阴侯面前的话,也只是究竟。”
“死了吧。”姚筝说。
李衍秋说:“那么,恰好给你说门婚事。”
深夜,马车停在宫门外,一名侍卫揭开车帘,让蔡闫下车。
等了足足半个时候,宫里侍卫传话,让他归去,郡主不见,武独便牵着马,绕过街道,回到本身住处――丞相府偏院。
武独只得回身走了。
“还真能救活?”姚筝感觉武独的确不成理喻。
蔡闫答道:“昨夜我睡不着,出来逛逛,他要陪,我让他不必等着了,这便传他过来,下午陪你上哪儿玩去?”
那少女恰是端平公主与淮阴侯之女从平郡主,名唤姚筝,这日出得城来,一身男人装束,在岷江干纵马,进了山路,豢养的两只爱犬沿着山坡一阵飞奔,跑得没了影儿,姚筝便远远地追过来,见乱石滩上一具少年身躯,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