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沧海月明珠有泪[第2页/共3页]
“井口君,你可晓得知名氏是何意?”这一次是谢老说话了。
取下‘腰’‘间’的葫芦,姬林烈酒浇喉,大笑着将葫芦硬塞给少女。
酒杯微扬,姬林将酒倾洒在清溪当中,看那美酒化为长刀,抽刀断水,水亦更流。
剑鸣九霄,风卷黄沙,姬林和少女对视而笑,笑的非常豪放,笑的有些苦涩。
……
谢老惊诧的发问,将姬林从那一年的大漠黄沙中拉了返来。
“少爷,我……‘尿’急。”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消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里。
策勋十二转,犒赏百千强。
“井口君,这不耻下问,乃是‘上’‘位’者对下位者才气用的。”
是年,帝纵横苍茫大漠,绞杀蒙古境内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
“喝下这杯烈酒,小妹便会让那旧事尽忘。”
“叨教,木兰诗若非我所着,那为何唐大没法伤我分毫?”姬林微微一笑,不答反问。
井口人杰一拍桌子腾身而起,望向姬林目光尽是鄙夷。
“本日我等浴血疆场,乃是为了故乡的父老不被烽火苛虐,即便是捐躯再大,那也是值得的。”
“卧龙大哥,若非你替我坦白,我女子身份恐怕早就明白于天下。”
……
姬林以指为剑,削石为碑,作《木兰诗》一首,烈酒浇喉疯疯颠癫,于贩子当中唱诵三日,余音绕耳数月而不断。
数月后,东部敕勒人十万多人望尘而拜,无不归降。
“姬先生,您说木兰诗是您所着,这是不是也太儿戏了一些?”
至此,《木兰诗》传播于世,千古不衰,花木兰之名,由此流芳万世,为先人敬佩。
这一首自南北朝而起,歌颂一千多年而不衰的木兰诗,乃至被写进了讲义,为后-4,世人所敬佩。
“还请前辈指导,长辈不耻下问。”井口人杰仓猝抱拳,一幅我是小学活力度。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扑哧!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这一点在诗词开端抽芽的‘乐府’阶段,更是较着的很。”
ps:撒花,恭喜“╰北辰羽墨”兄弟成为本书第一个“执事”。
谢老虽不专善于书法,倒是谢灵运的先人,这国粹根柢天然也是极好的,远非一个半壶水响叮当的岛国人所能对比。
“因为这首木兰诗,乃是我当年记念故交所着。”
就连姬林也是微微一笑,心中的伤感略微冲淡了几分。
只是,那又如何?一曲木兰魂断肠,伊人那边能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