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帝师[第1页/共4页]
“皇上长得很都雅?”顾如玖听到如玉赛月四个字,顿时来了精力,便问道,“真有那么好?”
想不明白,顾如玖也懒得再想,顶着一张白嫩嫩的软包子脸,朝顾长龄暴露甜甜的笑,“爹爹,你快奉告我,皇上要封赏我们家甚么?”
因为尚在先帝的孝期,这个年过得有些没滋没味,顾如玖交好的几位蜜斯妹也不能凑一块玩耍,实在让人有些遗憾。
一个身材不太结实的幼帝,能不能活到亲政的时候都很难说,谁会在这个时候急着向他表忠心?都城里这些世家们向来沉得住气,等闲不会下赌注。这就是为何即便皇朝更替,而世家却仍旧能耸峙不倒的启事。
也不晓得是太后成心汲引还是别有深意,太后给顾如玖安排的车架,竟不是浅显车马,而是县君规制。
“怎能没见过,只是昔日只是在朝上看过几眼,明天赋暗里扳谈过几句,”顾长龄面带赞色道,“皇上固然年幼,但是言行极有风仪,边幅更是如玉赛月,让人见之忘俗,谈之心悦。”
顾家在内里固然非常讲究,但是关上门后,却没有那些费事端方。杨氏向来暖和,不爱做那恶婆婆,以是两个儿媳在饭桌上,不消立那些没需求的端方。
杨氏有些心塞的看着丈夫与女儿这两个“看脸派”镇静的聊着幼帝的边幅与气度,无法的叹口气,幸亏其他三个后代不像他们父亲那般天真天真,不然她可真是要操碎心。
顾如玖沉默无语的看着顾长龄,顾长龄被女儿盯得有些心软,笑着道:“用饭,用饭。”
“夫人不要过于忧愁,事情已经成定局,多想已是无益,”正在跟女儿闲谈的顾长龄抽暇对杨氏道,“更何况我只是传授皇上书画,有甚么可忧心的。”
顾长龄的书画在文人中非常受推许,特别是他的书法,就连大丰朝的几位隐居名流都夸“可贵风骨,游龙飞凤”,可见一斑。也正因为此,顾氏一族中,他们这一支在都城最是受人尊敬与推许。
向来好享用的世家贵族们也只好停了常日的文娱活动,关上门偷偷吃些荤食打牙祭,出门却都是着麻布粗衣,满面哀思。
其他几个贴身丫环笑着齐声拥戴,就连举着铜盆服侍顾如玖洗手的尔等丫环,也跟着一个劲儿的点头。
先帝在宫中停灵二十一日,最后谥号纯,吹吹打打,在朝臣们抹着袖子,呜哭泣咽声中,葬入了皇陵。
实际上这也很普通,新帝年幼,又没有强有力的权势支撑他,朝中高低的话语权全在周太背工上,这个新帝便显得不那么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