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拜师[第2页/共5页]
孔尚瑾深深吸了口气,稳稳走到案几前头,发明砚台里头竟然没有墨条,便慢条斯理的筹办起来,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惶恐失措。
程家第三代也就这么一个孙女,又是程庆山一手教诲出来的,永宁候感觉,只要这位孙蜜斯不是笨的有救,将来也不会将本身扔进火坑。而这位孙蜜斯的年纪,与孔尚瑾相差无几,两人如果一同读书,也能成为至好老友。
程庆山这小我永宁候也是体味,并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再说她对孔尚瑾有几分信心,只要程庆山情愿给一个机遇,必然会对这般聪明的弟子动心。这般想着,永宁候便让人透了话畴昔,程庆山那边公然承诺下来,只说要看看孔尚瑾再说。
厅中端立着一名老妇人,看起来比永宁候年纪还要再大一些,只是精力奕奕倒是非常不错的模样,身上只是简朴的青色长袍,也袒护不了光阴沉淀下来的韵律,只是一眼,孔尚瑾便明白这位教员必定不简朴,如果能拜在她的门下,对本身定有极大的好处。
永宁候见状便晓得事情成了大半,笑着说道:“如果无知小儿,鄙人如何敢带上门让程师困扰。”
程庆山思考的时候,孔尚瑾已经磨好了墨,落笔写下四字。她年纪固然小,但从三岁便开端练字,这些年从未有过懒惰,再加上力大无穷的技术,现在写出来的字体已经勉强能看,孔尚瑾上辈子也练过几日书法,固然并无多少成绩,但好歹记着了一些字体,这会儿包容出来,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程庆山瞥见那字便是一叹,小小年纪,能有本身的一番风骨实在不易,而难就难在,字体风骨初成,偏另有一番闲适姿势,足见这孩子不是急功近利之人。再一看那四字,程庆山倒是笑了起来:“立室立业,你为何想到写这四个字?”
程庆山见她这般作态,心中更是对劲,心机通透的人很多,但还能秉承一份实诚倒是少见,她亲手扶起将来的弟子,笑着说道:“好好好,今后你便是我程庆山的弟子,从明日开端,便每日卯时三刻过来,你另有两位师姐,到时候再与你说。”
程庆山在士林清流当中的权势可见一斑,恰好她还是个晓得进退的,在景帝即位以后,眼看着新帝一步步把握政权,本身便上书告老回籍。景帝强留不受,程庆山却多次以大哥体衰之由再三上书,最后景帝才应允下来。
那玉佩通透非常,摸上去一片暖意,明显是一块上好的暖玉,如果普通的见面礼,孔尚瑾还要踌躇几分,但教员亲手送的,她却不得不收,只是心中对程庆山好感更甚:“多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