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朝廷的对策[第1页/共3页]
“现在这饷银还是要给的,毕竟北洋占礼。不过要想让李鸿章把全数兵力都调到朝鲜,这也较着不成能。以是朝廷为了保住东北,还要别的做一些筹办。”慈禧说道。
“亲爸爸如何得知北洋已经极力了?”光绪有些不解的问道。
“但是这如果不借,我大清的户部可实在没有银子了。”光绪立马变了神采。
“240万两白银吧,这已经到年关了,户部实在是没不足款啊。如果向洋人借的话,倒是能够借来很多。”翁同龢说道。
“这件事情准了吧。每年我大清岁入固然有8000万两,比乾隆爷时高上很多。但是现在看了还是不敷用,每年旗务就要去一半,别的的用在各地都捉襟见肘。朝廷连一支可战之兵都养不起。别管今后如何,起码现在能筹集一些银子。先把面前的困局度过了再说吧。”慈禧说道。
“嗯,这荣禄领受武卫军已经4年,这几年朝廷没少给他银子和枪炮,现在也该放出来看看是甚么程度了。至于依克唐阿,它毕竟是黑龙江将军,盛京机器局也为他供应了很多设备。我倒要看看,这满人当中是否另有能战之人!”说道这里,慈禧嘴角浮出一丝嘲笑。
“倭寇在不竭增兵,莫非李鸿章就不怕他的3万多北洋军在朝鲜全军淹没?”光绪问道。
“240万两银子怕是让在朝鲜的北洋军打半个月都不敷吧?”慈禧看着李鸿章递上来的折子嘲笑道。
“亲爸爸,李鸿章在折子中提到的答应官方开矿设厂的事情您意下如何?”光绪问道。
“这旗务银子可不能随便动啊。这但是关乎我大清底子啊。”光绪一听立马就急了。
“那现在如何办?”光绪有些胡涂了,这北洋既不能不动,又不能完整打压掉,这可不是他目前能够想出来的。
“亲爸爸以为,这李鸿章是否有贰心?”光绪诘问了一句。
“朝廷能拨出多少银子?”就在这时,一向不说话的慈禧问道。
“你们先退下吧,此事明天再议。”就在光绪想再说甚么的时候,慈禧摆摆手让荣禄和翁同龢先行辞职。
“这个老狐狸。”光绪心中悄悄说道。
“这怕是不过,亲爸爸可有别的体例?”光绪问道。
“如果能战,天然是好,但是如果不能战呢?”光绪持续问道。
“没想到李鸿章竟然拥兵自重,我大清可战之兵又不止北洋一家,南洋的刘坤一,另有荣禄的武卫军都能够一战,就让李鸿章本身守着他的威海吧。”光绪愤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