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第2页/共6页]
李长治很有些惊奇的挑眉:“你倒是清楚的很。那为何你所作的文章,援引了诸多儒家贤人之言,讲尽了大事理,却满是些中庸之词,朕传闻你很有政见,为安在这篇文章中却如此迂折?”
在殿试公榜之前,天子还要再伶仃召见前十的新科进士,详细与他们就殿试上的文章劈面问答,接着才会终究公布名次。
寺人忍不住又道:“皇上……时候差未几了……”
殿试虽说是由天子钦点名次,但并非百份试卷全由天子核阅,而是由翰林学士先行批阅,最后选出十份最好的卷子交给李长治,前十名的名次由李长治钦定。
赵金燕见李长治来了,忙亲身为他端茶送水,捏肩捶腿。她边幅虽不标致,但是她在李长治面前百依百顺,凡是能她亲身服侍的,她都不消宫女。李长治在朝上到处受高家掣肘,后宫的皇后妃子很多也都是高家替他选的,他在嫔妃那边说了甚么枕边话,转眼就能传到高太后和安国公耳中去,也只要在这里能被人各式高贵。是以李长治宁肯弃了后宫诸位美人和仙颜的许皇后,偏宠赵金燕一人。
就在此时,内里有人通报:“郭公公到。”
没多久,香燃尽了,礼部官员唱道:“时候到,收卷!”
问到高展明的时候,李长治叫道:“高卿。”
一日以后,殿试张榜,杨兆林名列第三,得中探花;会试第一审中曾得会元却因重审的落空会元的金天驰名列第二,得中榜眼;而高展明摘得魁首,连中三元!
赵金燕见李长治愁眉苦脸的,心念一转,道:“皇上,你不是在核阅殿试的文章吗?”
李长治明知最后科举的名次怕是已经定下了,但是他也只要这一次机遇抒发本身对这些文章的观点,他不想装聋作哑。李长治道:“你偏题了。你还记得,朕当日如何策问?”
第二日,高展明便又一次被召进了宫里。
李长治蹙眉道:“朕也感觉此事不平常,太后是向来不体贴科举的。”
李长治道:“那又有甚么体例。”
在李长治内心,高展明是高嫱的亲信。若不然,高嫱怎会如此热中科举之事,还必然要让高展明连中三元?是以,高展明的忍字,在他眼中,不是奉劝,而是讽刺。高展明是在奉告他,他身为天子,就只能任由高家人将他当作一个傀儡天子,他不成能同高家对抗。这不是,就连高家的一个长辈都敢嘲笑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