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从细微处着手(二)[第2页/共4页]
“这……,呵呵,小的自当效力,自当效力。”
“好,那就这么定了,此事晴儿直管罢休做了去,阿玛自当大力支撑!”
“回父王的话,俗话有云:捉贼拿赃,现在工部蛇鼠一窝,若无确实之证据,恐难动萨穆哈分毫,故,孩儿觉得此事当从纤细处动手,抢先……,而火线可顺藤摸瓜,一举而成事也!”
“免了,晴儿但是碰到甚碍难之事了么?”
“启禀父王,孩儿自奉皇玛法之旨意去工部帮办,至今已是三月不足,有赖皇玛法之信重,孩儿幸运得以安身,掌都水清使司虽仅月半,却已很有所得,今,已查知萨穆哈叔侄在通惠河疏浚一事上贪墨很多,不敢妄决,还请父王明断则个。”
“父王明鉴,按通惠河之预案,沿河两岸之堤坝均须以两层石砌而成,然,眼下已完工之堤坝,除崇文门这一段是实砌以外,其他各处之堤坝均为造假之作,大多数地段并未以石砌之,而是土堤异化碎石,外敷以石灰糯泥,看似极新,实则朽烂不堪,一旦遇大水,堤坝必垮无疑!”
“免了。”
“回父王的话,孩儿接到通惠河核销文档已稀有日,原就狐疑此中有蹊跷,只是百思不得其解,后经司里郎中沈河点明,方知根底,昨儿个便已派了人手去细查,已确知通惠河杨闸村至高丽庄(今张家湾村)一线之两岸河堤均为造假之堤坝,光此一条,触及金额便已达十万两之巨,兹案严峻,非父王不成定夺。”
“小王爷,您今儿个不上学了?”
“嗯,晴儿,你筹算如何做了去?”
弘晴懒得再跟其多费唇舌,叮咛了一句以后,便即头也不回地领着一众王府卫士们行进了衙门当中。
三爷实在很清楚老爷子将弘晴派去工部就是为了对于萨穆哈,先前之以是有些个踌躇不决,倒不是真怕了太子,而是担忧本身会遭到四周之围攻――山东案发,三爷已是完整获咎了八爷,固然有着和谈在,算是没完整扯破脸,可彼其间实在已是水火不相容了的,此番如果再跟太子硬碰上一把,明显又得跟太子结上体味不开的死仇,再算上虎视眈眈的四爷一方,三爷吃力千辛万苦方才整出来的宽松之大好局面显见又得被搅乱了去,背面的烦苦衷决然少不了,正因着此等考虑,三爷才不敢等闲下个定夺,可此际见陈老夫子与李敏铨的定见不异,三爷也就不再多踌躇了,点了点头,轻吭了一声,算是同意了陈、李二人的定见,不过么,却并未是以而放心下来,这便将目光再次转到了弘晴的身上,考虑着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