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争与不争(一)[第1页/共4页]
“回父王的话,据孩儿所知,事情是如许的……”
“哦?晴儿有何妙策,且说来听听。”
“王爷明鉴,部属觉得小王爷此策乃谋国之道也,上体天心,下顺民意,实属万无一失之策,当可照此上奏,陛下必无不准之理。”
“嗯,此策确是大有可观之处,夫子、子诚,您二位也都看看,且再好生存议一二。”
弘晴的折子不算短,厚丰富实的数十页,洋洋洒洒近万言,三爷虽是看得很快,可也足足花了一炷香还多的时候,方才算是大抵过了一遍,心中已是有了定命,不过么,倒是没急着下个定论,而是慎重其事地将折子递交给了端坐在一旁的陈、李两大谋士。
弘晴对老爷子的心态可谓是体味得极其透辟,在他看来,老爷子眼下早已不复暮年时气吞江山的霸气,想的只是平安稳稳地度过最后的暮年,只是又碍于武功赫赫的申明,倒是不肯本身晚节不保,这等冲突心机的感化下,老爷子自不免有些畏首畏尾了去,只不过眼下群情汹汹,老爷子想强即将八旗后辈们的肝火压将下去,也不是件轻易之事,到了末端,是战是和,还在两可之间,而这,早在弘晴的预感当中,自是早就有了应对之道,此际说将出来,言语虽平和,可内里却尽是粉饰不住的自傲之神采。
如何回事?这事儿满天下只要弘晴最清楚,没旁的,统统的统统都是弘晴导演出来的,从一开端组建“八旗商号”,直到眼下这等乱局,都是弘晴经心策划出来的成果,就连大阪之乱也不例外――此番出海多出来的三条船里并未装载太多的浅显货色,而是带去了很多制造库那头新研收回来的兵器,不止是后装针击枪、构造枪等通例步兵兵器,更有着十数门各种型号之火炮,这一起去东洋,就是操纵海上无滋扰的特性,对各种兵器停止实弹查验,为的便是获得实战数据,以备下一步的定装之用,至于大阪之乱么,也是弘晴四年前便已定下的策画――藤田俊并非倭人,而是弘晴派去的死士,为的便是挑起大阪之乱,以此来引发八旗后辈们的愤概之心,目标只要一个,那便是将水兵之扶植提到日程上来,从而奠定大清走向强大的基调。
“本来如此,这便倭人当真可爱,竟敢抢我大清之财物,实是当诛!”
陈老夫子还是是一贯的言简意赅,一目十行地看完了折子以后,也就只给出了两个字的答案。
三爷也在旗,按其爵位,每年也能从八旗商号分到两千余两的银子,当然了,以三爷眼下之绰阔,自是不在乎那么点散碎所得,不过么,也没人会嫌钱多不是,再说了,八旗乃是大清江山之根底,三爷自是不能坐视八旗后辈吃了亏,该表的态自是得表果断一些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