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真相之猜测[第2页/共4页]
弘晴虽已模糊看破了河漕衙门粮仓无粮的蹊跷之地点,但是到底是贫乏实证,却也不肯等闲捅破,再者,弘晴也还没想好应对之策,毕竟此案干系实在是太太严峻了些,一旦捅破,绝对是一场宦海大地动,可如果事前泄漏了风声,被十爷那头闻知,结果怕就有些不堪了去了,有鉴于此,弘晴明智地将所思所想强行压在了心底里,仅仅只是简朴地叮咛了一句,当然了,为了宽李敏铨的心,弘晴也就顺带着将当初离京之前交代胤禄去办的事情提了一下。
既然不是特地要整三爷,那就只剩下一种能够性——好处!来由么,也很简朴,大灾之年,最贵的就是粮食,涨价的幅度常常十数倍不止,如果能将河漕衙门的储备粮倒卖到市道上,所得之暴利绝对惊人至极,至于弥补么,也简朴,待得湖广夏粮歉收以后,再低价进上一笔,便足以将亏空弥补个完整无虞,这一来二去之下,少说也能落下个几十万两的银子,当真比抢钱庄还来钱更快,在如此暴利的刺激下,一帮赃官贪吏们又有啥事是做不出来的。
李敏铨到底还是担忧自个儿的保举之责,唯恐其族弟所言有误,略一沉吟之下,面带踌躇之色地答复道。
用心让三爷差使办砸么?有这类能够,但并不大,毕竟此事一旦捅破,三爷不见得有事,倒是汝福这个河漕总督必然吃不了兜着走,连带着十爷恐怕都要倒大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用心整三爷的能够性并不大,当然了,如是没法揭露粮仓无粮之密,那三爷可真就要碰到大费事了,一个办事倒霉的罪名扣将下来,三爷之前的诸般尽力必将就此化为了泡影,再想爬起来,明显就没那么轻易了的。
一听弘晴如此说法,李敏铨情不自禁地长出了口大气,紧绷着的神经也就此稍稍放松了下来。
李敏铨的身家性命但是全都有赖于弘晴父子俩,自是不能坐看三爷的差使办砸了去,脑筋急转之下,还真让他找到了一线破局的但愿。
“那好,部属这就去联络济宁各大豪族,晚些时候再来听小王爷教诲。”
“小王爷,此事……”
“嗯,那就先如许好了,就烦劳李先生多跑上几趟,尽快将购粮一事落实下来,晚些时候再议河漕衙门之事也好。”
“李先生可有甚要说的么?”
“小王明鉴,这济宁城靠着运河用饭,地称富庶,加上又是风调雨顺之地,周边诸府虽尽皆遭了灾,然,济宁倒是不受影响,府中多有豪族,存粮很多,若肯许以重金,或能购得一些,以应急之用,今,山东各府报上来的放粮数足以支撑五日之用,而湖广急调而来的四万石粮,旬日摆布必可赶到,所差着,无外乎五日风景耳,收紧一些,或许能应对得畴昔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