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纸上谈兵[第1页/共4页]
“不是谬赞,我见的精锐亲军都不过如此,或许关宁铁骑会比你这些仆人要强些……”
“哦,国振贤弟为何如许说?”
俞宜轩也曾经想要去桐城拜访,他的师友当中,很有一些曾经在方氏求过学,但是桐城方氏的门却没有那么好进,俞宜轩常常自问,都感觉不管是名誉还是学问,都不敷资格。
“密之兄谬赞了。”
哪怕俞国振袭杀了水贼,他对俞国振仍然是有些瞧不起的,因为俞国振再短长也不过是一个白身,那里比得上他这个举人。
“赵括代廉颇以后,天然晓得本身主君之意,是以轻敌冒进,而致长平之败,以是长平得胜的底子启事不在于赵括纸上谈兵,而在于他不得不轻敌冒进,以是,其罪不在于赵括,而在于赵王!好笑的是,先人多嘲笑赵括纸上谈兵,却很少有人嘲笑赵王,最多也只是以用人不明来为赵王解释,赵括死就死了,还要替赵王背上罪名啊。”
俞宜轩的表情很有些庞大,他固然已经偶然于科举,但功名之心却没有燃烧,特别是与名流交友之心就更甚。
这个观点是方以智此前未曾传闻过的,细细想来,他猛地一拍桌子,吓得俞宜轩一大跳:“说的是!”
但现在,方家年青一代中最杰出者,却来到了襄安,来到了他们俞家!
“长平之战时,秦已经颠末商鞅变法,又兼并巴蜀,建成郑国渠,粮粟产量天下第一,兵甲之足当时无两,而赵国地狭人多,少平原多山地,粮食产量比不上秦国,廉颇在长平守了三年,已经将赵国拖得国力弱竭,没法再迟延下去,《战国策》中载,赵国向齐国求粮,但是齐国却不援助,而秦国固然也已经国库空虚,比起赵国却还好些。是以,赵国比起秦国更火急地需求一场速战,赵王以赵括代廉颇,岂是只因为秦人的反间计,更是因为赵国国力已经没法支撑廉颇老成慎重的用兵之术!”
“那里,那里,你另有甚么题目,本日一天都是你在给我解惑了。”方以智笑着道:“让国振贤弟都感觉费事的题目,想来很风趣,还请国振贤弟说说。”
“小弟觉得,战役在短兵相接之前就已经开端,孙子所言‘庙算’,我称之为计谋……”
俞国振与方以智谈了一整天的百科知识,要对付猎奇宝宝普通的方以智,俞国振也颇破钞了很多精力。到了下午,方以智提出要告别的时候,俞国振摇了点头:“密之兄,我有些题目,还要与密之兄切磋,如何就要走,莫非是小弟接待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