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页/共4页]
说到这里,洪赋再次长叹一声,看着已经哭泣的不能自抑的孙氏,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封的无缺的手札,递与孙氏道:“得知葵儿接了圣上的旨意,来江州接我们一家回京。贵妃娘娘特地写了一封家书,派亲信丫环从宫中传出来交给葵儿,让他交与你我。并特特叮嘱他奉告你我女儿的景况。只说女儿在宫中,现在统统安好。只等着我们进京一家团聚。又叮嘱你千万不得悲伤费心,如如果以有了甚么原因,反而是她的不孝了。”
是以除洪赋以外,朝中也有很多与孙文订交甚好,或者明净朴重的大臣上奏为孙文分辩,恳请圣上明察。
想到这里,洪萱不觉又开口问道:“那我留在京中的姐姐,又如何成了新皇的贵妃呢?”
洪赋作为孙文的亲传弟子,又在陈情一事上起到了首要感化,被继宗以翅膀罪论处。只是首恶已在牢中伏法,因继宗方才即位,念及皇恩浩大,普天同庆之喜,并没有广造杀孽,只是拔除了洪赋理国公府担当人的身份,将其放逐三千里,贬黜至江州。动静传到理国公府的时候,老国公洪辉闻此凶信,气的口吐鲜血,一病不起。自此缠绵病榻多年,终究郁郁而终。而理国公的位子,也被洪赋的继母弟弟洪贯所担当。
继宗的态度看似为此事下了定论,不虞再做究查。但是洪赋作为孙文的关门弟子,深知教员本性,向来都是朴重忠心,一心为国。何况孙文本是当朝帝师,其女又是皇后,位高权重,家世显赫,又岂会做出售国求荣之事?
厥后三四年,实在没法忍耐的继宗还是寻了个不是将太子之位免除,封李琛为顺王,迁出宫外。洪芫也跟着顺王出了宫去。彼时洪芫乃是东宫中独一跟了李琛出来的人。在宫外顺王府时,因继宗常日里派锦衣军重兵看管,顺王主仆等闲不得出宫。又有那一等捧高踩低的恭维小人,明知继宗不喜顺王,遂常常剥削顺王的俸禄供应。洪芫为了包管顺王衣食不缺,几经展转禀明太后,亲身稼轩,扶养顺王。这主仆两人相依为命,一过就是十来年。直到去岁继宗驾崩,太子李珍继位。即位大典之时却遭天火焚身而亡。
洪萱听着父母口中的苦逼人生,心下也跟着唏嘘不已。以是说做人要有识人之明啊,要不然搀扶了继宗这么一个白眼狼儿,别说自家性命,连带着父母兄弟都性命难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