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1页/共5页]
洪萱点了点头,向孙氏说道:“阿娘放心,我免得的。”
只见暖风缓缓,院中花木随风而动。洪萱拿了个衬子靠在雕栏中间一针一线绣的煞是当真,洪茅蹑手蹑脚的凑过来细看,只见巴掌大的一块绣布上,歪倾斜斜的绣了几句诗,再有两根细看好久方认出来的竹竿子——
是日一早,洪萱梳洗已毕,打扮安妥了。先来孙氏这边存候。孙氏仔细心细的打量着,见洪萱身上穿戴那日进宫存候时穿的那套蜀锦做的衣裙,头上梳着时下女孩子们最长梳的发髻,斜斜插着一支材质上好的白玉簪子,一色儿的半新不旧,更加衬出女孩子的雍容大气来。不觉对劲的点了点头,向洪萱说道:“这就很好。今儿去安阳大长公主府,别说那些惊世骇俗的话,只记取不亢不卑,我们不受人欺负,也别做出那等浮滑对劲的模样来,便是了。”
因此洪萱与洪茜姊妹迈入安乐大长公主的正堂以后,就发觉堂上的女眷们或是故作不经意,或是目光灼灼的直接看过来,这一番打量非常高耸。如果略微怯懦一些的女儿家,恐怕就要羞头羞脚手足无措了。何如洪萱与洪茜两人一个是脸皮厚心机粗,一个是受了刺激不再把外物放在内心。遂在世人的打量核阅下,更加安闲安然的向安阳大长公主存候问候起来。
正先容间,蓦地听到坐在边儿上的吴清姝嘲笑一声,伸手指着角落里一名边幅清丽,气质脱俗的女孩儿幸灾乐祸的说道:“洪萱,你可晓得这位是谁?”
安阳大长公主留意到这些景象,不免心中好笑。却也不能免俗的也跟着猎奇起来。
正说话间,蓦地听到身后传来一句“谁在这里大放厥词呢,快让我细心瞧瞧。”世人回过甚去,却见洪茜笑眯眯地走了出去。本来洪茜因赵顼闹出外室一事,这几日离家出走,在理国公府住着,常常听她母亲劝谏一些“女儿家合该贞静和婉,忍气吞声”之语,非常不爱听。遂想起当日洪萱那一番解气的话来。因此这几天中,经常过来洪萱房中,与她闲话谈天,常常畅谈过后,心中非常疏阔。而洪萱被家人拘着学端方,做针黹,一时也憋的非常难受。乐得同洪茜胡侃大山,排解沉闷,如此一来二去,两人竟非常熟悉起来。
一句话说的洪茅当即噤声,转口说道:“传闻你这两日忙着习学端方,不知学的如何了?”
洪茅心下好笑,不觉说道:“你这女红也忒丢脸了些。哪管是绣好了,也难为父亲能整天戴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