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第1页/共4页]
孙氏闻言,向杨老太君笑道:“我原是怕天热,我这身材又不好,怕去了反而给她们添累坠。但是瞧着本日的天气,风和蔼清,竟不像是大热的模样。如果老太太想去,那我便跟着凑个趣儿罢了。”
杨老太君瞧着洪茜打发来的陪嫁丫环,用心逗趣的拉着洪萱的手多说了一会子话,因笑道:“偏不准她们姊妹早去――你们倒是办理好了,有吃的有玩的,几十个漂标致亮的女孩儿们打扮的花骨朵儿一样的去了,只留我们这一把老骨头在家闲呆着。”
但是理国公府又比旁人家多了一份热烈――只因洪萱便是玄月初九这日生的。又因洪萱自幼长在江州,这是回京今后过的第一个生日,家中大小得知这动静后,非常正视。
洪萱喜的赶紧将这一张狂草慎而重之的拿起来,细细咀嚼了一番,方叮咛杜若道:“好生给我裱起来,挂在我书房正对着书案的那面墙上,我要每天看的。”
洪萱先给杨老太君叩首存候,又给叔父婶子存候,余者兄弟姊妹间又相互见礼厮拜过,又有府中一干大小管事的丫环婆子们俱都上来见过,杨老太君方叮咛厨房端了寿面来,世人一一的吃过。
言毕,不等杨老太君说话,又问弟妹冯氏道:“不知她婶子意欲如何?”
孙氏见洪赋如此宠着女儿,不觉点头叹道:“有道是惯子如杀子,老爷现在如许宠嬖萱儿,只怕养的萱儿更加胆小包天,将来就没人敢娶她进门了。”
洪赋闻言,更加不觉得然的摆了摆手,朗笑道:“我如果给萱儿找婆家,天然也是要精挑细选才好。不但要看对方的品德,才学,一并连他父母长辈的心性行事都得考虑到。婚姻乃是结两姓之好――既想着求娶我们家的宝贝疙瘩,又想着如何弹压凌辱,那但是不可的。”
洪芷闻言,又惊又喜,赶紧躬身伸谢。口里一叠声儿的道:“多谢老祖宗恩德。”
毕竟白叟家都喜好活泼聪明的孩子,孙氏推己及人,也不肯狠狠管着洪萱。
却说中秋已过,展眼又至重阳。家家户户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忙着商讨郊野踏青,非常热烈。
孙氏在旁给洪萱使了个眼色。洪萱立即揽过杨老太君的肩膀,开口笑道:“这个倒无妨。原就是大师筹议侧重阳节上有个玩的去处,不独年青女孩儿们,据我说知,安阳大长公主是要去的,昕王府上,传闻昕王妃并几位侧妃娘娘也要去,孙家的话……两位舅母是要去的,前儿我问了母亲,母亲只说怕天太热,阳光暴晒,因此才不想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