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外戚攻略》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第1页/共4页]

承启帝龙颜大怒,也不睬论众位臣子的辨白辩白,只以通敌之名表示刑部与大理寺按律判罪,或是抄家或是放逐。只因怜恤大皇子年纪尚幼,两宫太后年高有德,不虞损了阴鸷,是以并不准刑部与大理寺将犯法朝臣的女眷判入教坊,其他为奴为婢,倒是不与实际。

而在承启帝惩办朝中吴党一脉的时候,谢师毅、陈黻方等几位将军带领朝廷平叛雄师一起攻城略地,以最快的速率光复失地。

承启帝待看到被雄师押回京中的部下败将们,心中实在腻歪的很。但是为了一世英名不被后代史官骂成弑亲杀弟兄之人,面上却又不能做的太绝,最后只能将人待到朝上,疾言厉色的叱骂一番,剥夺了诸位藩王的封号,贬为百姓,却又都圈养在京中,锦衣玉食的接待着。只在府外命重兵扼守,不准他们出来闲逛,也不准外人无诏入府探视。

说罢,仍旧嘲笑着向满朝文武说道:“朕少年即位,见惯了情面冷暖。只认无愧于心,并不囿于史乘清名。是非功过,自有先人传说。现在诸位藩王既敢起兵攻打朝廷,朕便不再当他们是王叔兄弟,只以乱臣贼子相待!诸位将军平叛时亦可名说,朕不幸他们受人勾引,才行此胡涂大事。只要能束手就擒负荆请罪,朕不究查他们的大逆不道之罪。倘如果执意与朝廷作对,那也不要怪朕脱手无情。”

首恶都是如此惩办,下剩附议之人,天然也无砍头灭族的。多数是抄家放逐,嫡派子嗣或打入奴籍或是放逐,皆以其罪大小而定。

动静一经传开,朝野尽皆奖饰陛下仁德刻薄,乃不世出之明君。纵使这一年的封后大典与帝后婚礼筹办的非常简朴――天子的聘礼只要十万两银子,皇后的嫁奁只要十万两银子,一应酒菜人力调剂加起来,统共也不过四十万两的利用。可谓汗青上最为简朴的帝王婚礼和封后大典。

承启帝冷眼瞧着吴阁老一脉倒置吵嘴,打着忠义之名行逼宫之事。心下一阵嘲笑,面上却一言不发。即命大将军谢师毅、陈黻方带领十万兵马出京平叛。为了使诸位将军无后顾之忧,承启帝更在大朝会上直接下旨,亲口说出“疆场冒死,刀剑无眼。既是敌对,再无君臣之说。尔等此番平叛,只需极力而为。能将诸位王叔王兄押送回京最好,如若不能,相机行事。”

而这位独揽大权的承启帝在安定兵变以后的第一件事,倒是以皇贵妃洪氏脾气淑婉,德才兼备,为皇室连绵血脉,诞子有功为由,将皇贵妃洪氏封为皇后。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