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平[第3页/共4页]
李皇后虽以长兄一条性命为代价终得以正位中宫,乾元帝往她椒房殿中去的倒是更少了,也就月朔十五去点个卯,其他日子多在高贤妃处,又过了不敷一年,乾元帝便以高贤妃生养皇嗣有功为由,将高贤妃册为贵妃,更有乾元帝说皇三子景明“肖朕”的传言在宫中传得沸沸扬扬。
乾元帝为太子时,东宫有个高承徽,其父兄是军中的初级军官,也是采女出身,因仙颜聪明,叫当时掌着内宫的万贵妃送进了东宫,服侍乾元帝,当时一批送进东宫的有七名采女。要说当时也有个昭训因太子过夜过几页,自发得得宠,闹了些事,叫太子妃措置了。高承徽是个聪明的,就此循分起来。
这一场仗虽胜了,倒是惨胜。护国公世子李彰武战死,李源也渺了一目,几乎也交代在了西北,而沈如兰倒是畏战不前,待得回朝,就得了罪名,按罪当斩,乾元帝念彼是先帝老臣,仅削去镇军大将军衔,降为六品游击将军,在朝待用。沈如兰自恃有从龙之功,频出怨望之语,更通同齐王,叫部属举发,终究还是落得抄家之祸。
原是昨儿李皇后,崇高妃犒赏过采女以后,陈淑妃,王婕妤等也送了东西来。也是该出事儿。那王婕妤也是采女出身,家里曾是一地的财主,偏王婕妤的祖父好赌,万贯家财到得王婕妤父亲手上时,所余无几,偏王婕妤家三兄四弟又多姐妹,偶尔见着好东西,动手慢些就落不着,就养成了王婕妤鄙吝孤拐的性子。
再有个谢玉娘,真真不负她名字中阿谁玉字,眉眼精美,肌肤晶润,当真如羊脂美玉普通,立在日头底下,整小我竟是隐有光彩。只可惜出身太差了些,竟是个商户之女。只是贩子厚利,身为贩子之女,其气度气度只怕比那朱德音更不如些。
当时高贤妃膝下已有一子一女,腹中还怀着一胎,李贵妃却一无所出,时人都觉得李贵妃危殆,只要高贤妃再生下一子,凤座要由崇高妃来坐了。彼时别说宫中人皆往高贤妃处阿谀,就是高贤妃也觉得皇后之位非她莫属。
而因李源功高,又死了嫡宗子,乾元帝便立了原太子妃,现贵妃的李氏为后,当时高贤妃已生下了皇三子景明。
李皇后向来自恃身份,虽有拉拢采女为臂膀的心机,也不能做得如何夺目,以是这回犒赏,只遣了宫内黄女官走了回。
李皇后听着黄女官缓缓将采女中超卓的,一一说了来,抬着头想了想,因笑道:“叫你说得我倒是想见见这谢玉娘了。明儿你将那几个超卓的,都唤了来我瞧瞧。”黄女官听了,唯唯而应,躬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