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页/共6页]
眼看着小五牵着驴远了,何氏才叹了口气道:“秀娘婆婆那小我也是,不知咋想的,死活瞧不上秀娘,嫌秀娘身子弱干不得活儿,就不想想,秀娘刚嫁过期,可不是如许的身子骨,还不是生狗娃子时落下的病,小两口过日子,本来就不易了,这当婆婆的也不晓得谅解着些,我瞧秀娘这个身子,有一半是因为心气不顺闹得,常话说芥蒂难治,如果然有个好歹,丢下狗娃子爷俩,这日子如何过啊。”说着摇点头出来了。
走了几步,闻声杏果道:“大郎嫂子,那小我还在书铺子门口站着呢。”
这边儿碧青跟秀娘两人包饺子,见干活的人多,又从地窖里拿了几把番薯藤剁碎了,掺在肉馅儿里,重新活了面,包了足足五盖板饺子。
每次见这丫头都让他不测,此次仍然如此,杜子峰没想到会在这里瞥见她,她是来买蒙学书的,教谁吗?她丈夫王大郎现在在都城,想起她有个不大的小叔,莫非是他?脑筋里划过阿谁憨笑的黑小子,就是个最平常的乡间娃儿,莫非三字经跟百家姓的字都认全了?
狗娃子非常镇静,张着嘴啊啊的嚷了半天,碧青不厌其烦的指给他认,几遍过来,别的不会,爹这个字恍惚能听出来了。
掌柜的还说话,就听身后一个熟谙的声道:“若三字经上的字都认全了,可念幼学琼林。”
碧青皱了皱眉,这些上头的字,二郎已经认的差未几了,买归去也没多大用:“另有没有别的?”
进了县衙差人把县丞,主薄,司农司的主事都叫来,研讨在间河县莳植番薯,这过年可就开春了,此事担搁不得。
小五蔫了,碧青看着好笑:“这事儿可急不来,得渐渐的教。”
王家老迈在原地看着牛车,碧青寻了人问卖书的铺子在哪儿,想去给二郎找本发蒙的书,王兴儿娘跟桃花娘几个都想去逛布铺子,只要杏果儿非要跟着碧青,商定好返来的时候后,就分开了。
四指头宽的肥膘子肉连着皮五花三层,足有三四斤,瞧着就叫人喜好,切了一半让大郎剁成肉馅,剩下的碧青筹算做扣肉。
杜子峰愣了愣,忽的眼睛一亮,是啊,大齐的农税规定五谷,可没说种番薯交税的,冀州府的老百姓一年两岔儿庄稼,多数是一茬麦子,一茬黍米,有些地敷裕的人家种不过来,才中些豆子芝麻的,豆子芝麻收成少,易招虫害,老百姓多不喜好种,宁肯一年交两回田税,也种黍米,如果番薯收成好,又可免甜税,何乐而不为,何况,皇上的谕旨里说了,如果番薯种成了,这头一年的收成,官中可收上来做种署,分给各地府衙县乡,才气在大齐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