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1页/共4页]
王青山瞥了他婆娘一眼,唯唯诺诺的不敢出声儿,王繁华这个气啊,真恨不能上去踹他两脚,一个老爷们连个婆娘都管不住,反倒让个婆娘骑在头上耀武扬威,亏了是个七尺高的男人,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呢。
碧青拍了他的脑袋一下,晃了晃手里的红薯:“二郎,有了这东西,咱今后可就不愁了……”
王繁华越看越气,一拍桌子:“今儿你两口儿就给句痛快话儿,还是不还,如果不还,行,这事儿我也不管了,大郎媳妇儿,你这就去县衙跟前敲鸣冤鼓吧,鞠问的时候,我给你作证就是。”
碧青这几句话说的青山两口儿脸都白了,自古民最怕官,青山家的婆娘固然泼,到底是个没见地的农妇,平常提一个官字就怕,更别提,跑到衙门里头鞠问了,只一想为了这点儿事儿轰动衙门,就从心眼里发憷。
正揣摩呢,二郎凑了过来:“嫂子,这泥疙瘩是甚么东西啊?瞧着有点儿像萝卜。”
碧青看着她嘲笑了一声:“怕是天然怕的,老百姓哪有不怕官的,可咱庄户人家,没地就即是没了活路,婶子,都没活路了,碧青还怕甚么?”
青山家的这是要耍赖了,碧青刚才之以是施礼就是不想撕破脸,一个是乡里乡亲的,撕破脸欠都雅,再一个,不管如何说,这事当初是婆婆先承诺人家的,虽说要返来是天经地义,可王青山家已经种了好几年,忽没了这份进项,不乐意也在道理当中。
二郎的大脑袋摇的跟拨楞鼓似的:“没见过,就见过萝卜,可萝卜跟这泥疙瘩长的不一样。”
碧青见她松口还地,也就不再难堪她,有些话却还是要说在明处的,想到此,开口道:“我家那五亩地是良田,一年能收两岔儿庄稼,年景好,光第一茬冬小麦,就能打两三千斤粮食,第二茬黍米就更多了,我这么算着,一年如何也多了七八千斤的粮食进项,婆婆念着婶子家人丁多,日子艰巨,一年才要两袋黍米,一袋白面,统共加起来也才二百斤粮食,至于柴火,光是地里的麦子杆儿就烧不清了,也用不着再费别的力量,就这么着,婶子若还觉吃了大亏,碧青可不晓得说甚么好了。”
碧青并不焦急,神采都没变,不急不缓的开口:“婶子不提字据还罢,提起字据便更要说个清楚了,当初你我两家立字据的时候,说的明白,地是借给你家种的,说好,两袋黍米,一袋白面,跟整年家里使得柴火,一年一结,清楚明白,现在要返来也是理所当然,莫非借给你家就成了你家的不成,立字据的时候,可不止你我两家,另有里长做保人呢,婶子若不还地,就不是婶子说道说道的事儿了,婶子便不把里长放在眼里,上头另有县太爷呢,县太爷不成,另有府衙,有的是讲理的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