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命不由天[第2页/共4页]
“于员外特地来到盗窟,恐怕不但仅是为了盗窟与关庄镇之间的和谈吧,前些日子,官军曾经大范围的围歼盗窟,进山之前,在关庄镇安息一宿,于员外与刘都尉之间另有过扳谈,于员外此次前来,是不是想着盗窟已经被官军剿除了。”
“于员外不必急于答复,某偶然候等待,不过盗窟的环境,还请于员外保密,某不想呈现更多的费事。”
“某是山野闲人,官府的事情,那里能够晓得。”
看着上首的李儒沛,于承惠的感受非常奇特,少年郎的模样,最多方才成年,但说话的语气和姿势,却显得老辣,固然说少大哥成的少年郎君,于承惠见过一些,但说话老是会流暴露来稚气,可面前这位李郎,给人的感受是饱经风霜、胸有成竹。
“盗亦有道,某劝李郎,还是洁身自好,不要骚扰百姓。”
如此豪杰的少年郎,又是如何进入盗窟的。
“匪贼就是匪贼,于员外,你说呢。”
李儒沛非常的干脆,站起家来,对着于承惠抱拳施礼,回身走到前面去了。
“李郎辞吐不凡,才情敏捷,何不挑选为朝廷效力,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如果李郎不介怀,某能够直接向朝廷保举。”
“李郎,某不是这个意义,某是说百姓的确痛苦,如果李郎想着硬生生的逼死四周的百姓,某也没有体例,和谈临时没法兑现,某就在这里,李郎随便措置。”
“于员外的话语,令某想到了东都留守刘允章的《切谏书》,刘公言当今局势,国有九破,民有八苦和五去,直言人有五去而无一归,有八苦而无一乐,国有九破而无一成,官吏贪赃枉法,天下百姓哀嚎于门路,逃窜于山泽,伉俪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无处诉,有苦无处申,靠近病笃边沿,真可谓是大乱之世,此等局势之下,于员外提出盗亦有道,提出洁身自好,大要看是劝某一心向善,可如此局势之下,某和兄弟们该如何的挑选,还请于员外指出来一条事理,如果有官做、有饭吃,锦衣玉食,傻子才想着聚啸山林。”
明白意义的于承惠踌躇了,这是一个两难的挑选,承诺了盗窟的前提,自此以后,关庄镇四周的百姓,恐怕不需求上缴官府的赋税了,老百姓的日子能够过得略微好一些,但这也意味着和官府的对抗,不承诺盗窟的前提,一旦官军进驻关庄镇剿匪,老百姓更是活不下去,弃家流浪乃至是投奔盗窟,都是有能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