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火烧墨[第3页/共4页]
“窃国悍贼,独夫国蠹,本就短折之相,却又想得九五之命,终不免贻笑风雅。谁知袁贼命不该绝,竟自道门败类山云子处得闻死复重生之秘。”
“我曾经见过火烧墨写的信,那种火烧墨的味道跟你这封绝书墨水的味道一样,火烧墨的味道实在跟浅显的墨水很像,但又有种熏香的感受,闻多了还会呛鼻子。”海东青下认识的揉了揉鼻子,持续说:“八号当铺的人不是傻子,他们不成能放过发财的机遇,并且普通能拿火烧墨写的密信,内里大多都藏着奥妙。”
“不得秘术,袁贼必大开杀戒,妻儿危也。”
“易某妻儿在袁贼之手,无法,唯听山云子之命,于奉天府入墓。”
“这些字都闪现出来了,就算是火烧墨写的,他们拿这信有屁用?他们还不是一样晓得内容?”我脑筋更乱了。
就此而言,瞥见绝书的人,是八号当铺的人没错,但还真不必然能看懂泐睢文!
没再持续瞎想,我凑上前,仔细心细的看起了泐睢文的内容。
“袁公?荒诞!其乃袁贼!”
“既然他看不懂,八号当铺为甚么还要下杀手?”我猎奇的问了一句,海东青先前就跟个自闭症患者一样不爱说话,但现在一说到正点上,他的话仿佛比谁都多。
“破墓一行,几近全军淹没,唯易某逃出世天,重生之秘未得。”
我接过绝书扫了一眼,站起家走进了里屋,拿着老爷子生前看书用的放大镜走了出来。
自唐朝贞观年间开端,火烧墨就在官宦权贵的手中传播了起来,大多用来誊写一些密信。
我看了海东青一眼,对胖叔咧咧嘴,意义是这儿另有外人呢。
我咧了咧嘴,看来老太爷的手腕不小啊,就凭这一手,他不赶尸也能当上个微雕大师!
胖叔笑着接过了话茬,给我解释起了这所谓的火烧墨。
见此景象我心都颤了。
拿着绝书看了看,我抬高了声音,用着小学的朗读程度,再用着顿挫顿挫富有豪情的腔调,缓缓给他们翻译了起来。
“得秘术,袁贼不死,国运危也。”
“左思右想,易某唯以命搏之,杀贼救亲,势在必行。此为绝书,望先人不忘袁贼之恶,其贼,必受千秋唾骂!”
那些泐睢文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率消逝,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个米粒大小的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