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章 再见,2014[第3页/共5页]
“爹,娘,大姐,六弟……哎,爷爷奶奶,您们来啦……”杨夏号召着家人,同时跑到爷爷身边,摇摆着爷爷的身子。爷爷固然出世于前清的1905年,但身子骨非常结实,经得起杨夏的摇摆。
唯一的牵挂是杨虹。
“爹说得对。”杨夏有些打动。好多年了,没体验到如此浓烈的亲情。
“五哥,五哥,娘叫你回家用饭了。”一声叫喊,将杨夏拉回实际。
在21世纪初,杨夏是一个有节操的中年大叔,固然感觉杨虹冷傲但也没表示得像一个猪哥,当然也不会成为“猴哥”。与其他与会的墨客作家比拟,杨夏是相称矜持而孤傲的。当然,这与杨夏的自有上风有关,那就是他的辞吐,既有文人的雅气,又有官吏的大(口)气,更有贩子的俗气;别的,杨夏的形象也非常良性安康,1米76的身高,面庞俊朗,腹部平坦……而墨客作家们,说句不好听的话,大多在形象上是不过关的,当然,女墨客女作家除外。
“南瓜干饭,青椒炒肉。”杨冬说着,一脸沉醉。
这就是嫁入朱门的哀思。或许,她的夫家还称不上朱门。
“爹,娘,五哥返来了。”杨夏一起想着苦衷,没想到已经到了家门口。
“哎……家里来客了?”杨夏蓦地想起,这时杨家非常贫困,如果不是靠父亲编织一些箩筐、筛子去赤泉售卖以换点零钱,家里能够连火油灯都点不起。
杨夏弱爆了,是因为杨夏感觉这平生不值。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在四十岁时,杨夏感觉本身还没达到“不惑”之境,但在五十岁前的一年,他却俄然感觉本身已经“知天命”认命了,因而,他打电话给一个哥们――严格地说是他的大带领――分担省报的刘重生刘部长,模糊地表达了本身想晋升“特级记者”的欲望,没体例啊,12个够资格的人,可只要4个晋升名额,三比一的比例,合作实在太激烈了。
从处所调省会,在中原的任何一个省,都是困难的。但是,这却难不倒杨夏。当然,杨夏也要费一些工夫才行,乃至并不轻松。
“嗯,读了高中,还要读大学。”看着小弟肥胖的身子,杨夏的眼睛有些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