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接济难民[第2页/共4页]
“奉孝,这些你都是如何想出来的?我荀彧比来几年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京都洛阳大贤大智之人也偶有面谈的机遇,但是能想出这些的,只要你郭奉孝啊。”
三人订交非论长辈,不分贵贱,只在交心,是以少了斯须阿谀的赞美,繁文缛节更是不放在心上,便是如此,才让三人交谊可贵。
只听那老道持续告饶:“小友,你放手吧,老夫这髯毛可要被你拔光了!老道左慈先给你陪个不是,我们有甚么话,先放手再说好吗?”
左慈?郭嘉一愣,手上的劲儿就松了,左慈老道立即仰起家子举头挺胸,一手抚须,变成了高人风采。
数年前有个老道与郭嘉有一面之缘,称郭嘉是姜太公转世,便有了小太公的称呼,本来时候已久,早已无人问津,可比来布施流民,百姓之间郭嘉名声大噪,便有了功德者深挖郭嘉旧事,试图多体味郭嘉一些,因而,这小太公的称呼也就被翻了出来,现在倒好,他布施的三百户流民都称他为小太公。
荀彧一口承诺,只是和戏志才一样,面露思考,心中大奇。
倒是荀彧出身士族,不成能放下身材来做这被朱门望族所嘲笑之事,身份所限,实在无可何如。
气定神闲的郭嘉沉吟半晌后开口道:“文若,我虽年幼,但你知我心,此时,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但愿文若再帮我一次。”
“那奉孝,你的意义呢?”荀彧不温不火地问道,他已知郭嘉有了对策,他乃至想过本身如果处于郭嘉的态度该如何做,不过就是卖地,关头就是卖给谁。
郭嘉嘲笑道:“不知朱门大户家的粮仓里昨夜又烂了几斗粮食呢。”
端上三杯清茶待客,郭嘉朝荀彧问道:“文若此来,所为何事?”
郭嘉还未答话,戏志才已经愤然道:“郭家之主可爱至极,竟欲摧辱奉孝!可爱!”
“文若不必如此,我知你情意便可。”
戏志才撇了眼郭嘉后笑骂道:“郭奉孝你心中比谁都明白,郭家这么做不过是让你转手再把这地步卖给他们调换财帛,颍川豪杰皆说你郭奉孝狷介自大,现在你如果卖地换钱,必被旁人嘲笑。你卖还郭家,此乃大耻!卖与旁人,亦落别人话柄,遭人热诚,倘若你不卖此地,良田荒废,那更是旁人挖苦之据,说你郭奉孝不过一黄口竖子,能言善辩却只能夸夸其谈,良田千亩尚不能治,何谈其他?”
郭奉孝,真鬼才也!
当代酒精纯度不高,宿醉以后并无太多后遗症,郭嘉起家后洗漱清算一番出了家门,恰都雅到街上人流涌动,面黄肌瘦穿着褴褛的流民四周乞食,气象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