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治标治本[第3页/共4页]
戏志才出列垂首淡淡道:“主公欲打压士族,首重是善后,毕竟益州处所政务,都是士族在管理,先要做好稳定处所政务稳定的筹办,再考虑用何体例打压士族。”
这就是一个非常难堪的处境,两害取其轻,可这二者之间究竟哪一个做法的坏处最轻?衡量不过来。
这就是身份的差异,倘如果曹艹或袁绍,乃至袁术,陶谦等等诸侯,他们把特权交给士族,恐怕士族会欢天喜地地推戴他们,一样的做法,郭嘉来实施,士族也会欣喜若狂,可仍然会处心积虑撤除郭嘉,永久不会推戴他。
世人沉默,也都明白了郭嘉做出的决定,已经晋身为统治者的郭嘉与被统治的士族阶层之间的冲突,锋利程度不成调和,那么二者必定发作一场存亡存亡的博弈。
“主公是想从这些贫寒后辈中甄选出有才气者代替益州士族管理处所?”
莫非要拔除举孝廉这个官吏提拔的轨制吗?
士族后辈虽很多都是飞鹰喽啰,横行霸道之徒,可总有饱读诗书,满腹才调之辈,这些人不会天生就为了家属好处而保存,圣贤之言让他们在屈就权势之前,也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原则,谁又不想成为一个利国利民的国士呢?
摆在面前的挑选实际上世民气里都明白,但不是谁都敢开口献策,轻重缓急,稍有不慎,适得其反,郭嘉好不轻易有了的本钱恐怕就会荡然无存。
郭嘉垂垂收起笑容,换上一副冷酷的神采,负手望着门外,问:“元直,依你之见,现在我是否已经稳居益州了?”
郭嘉面色稳定,持续问道:“那我该如何防微杜渐?或断绝此患?”
“我要感谢董卓啊,面对这道天子名义的诏令,关东诸侯从的话,就是承认董卓窃据龙庭足可号令天下,关东诸侯不从的话,天然也就不会来益州了。十八路诸侯号称数十万众,车马劳累,粮草供应都是甲等大事,现在就算关东诸侯真想要讨伐益州,也是故意有力了。”
徐庶背对着郭嘉出列,朗声道:“益州之北有苟延残喘的董卓,既然董太师已经为本身开端发掘陵墓,天然不会南下攻伐益州,在董卓败亡之前,益州北面安枕无忧。益州之东,荆州仍处混乱当中,袁术虽占有南阳,但他还在招兵买马,气力未成之前,荆州于益州无患,即便有枭雄借道荆州攻伐益州,张辽六万兵马坐镇汉中,与巴东涪陵两郡成犄角之势,如有大敌来犯,进可攻,退可守。关东联盟即将闭幕,有气力的诸侯都在北方,益州外境无大敌。但是,益州有内忧,士族豪族若不尽早防备,迟早必生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