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贫庐云聚,借山结得烟霞缘[第6页/共7页]
和这几位道人略略酬酢了数语,醒言便晓得了这事的大抵。
醒言心下流移。
“呵呵,醒言小哥不必迷惑。”
且说那妙华宫玉善师姑,沉寂了一阵子以后,却似俄然下定了决计,瞧了一眼侍立于身边的弟子卓碧华,开口对醒言说道:
此时,恰好这马蹄山前的云天之上,有几只飞鸟在不远处掠过。姚太守似有所感,指着那伸展双翅滑翔而过的山鸟,对醒言诫道:
而后,灵成道长又将那醒言不识之人,给他先容了一下。本来,这位神采严厉的道长,恰是这灵成道人的门徒清湖道长,与那清河老道辈分不异。
听了灵成道长这番话,醒言心中忍不住这般促狭的想道。
“呃~师叔慧眼如炬,恰是贫道将我教《上清经》,传于这少年朗读;还请师叔恕我这自专之举——实在我也是看这少年……”
说罢这句似是而非的话,这姚太守便在醒言似懂非懂之间,告了一声喏,便带着摆布胥役,飘然下山而去。
“呃~”
“多谢灵成师叔!!”
不管是那上清宫的灵成子、天师宗的张天师,还是那妙华宫的女道人玉善,皆都列举着诸般来由,申明自家教门要在这马蹄山上开山立观、弘扬道家真义的弘大愿心;言语之间,俱都但愿另两家道友,能看在同是道家一脉的情分上,予以相让。
除了这位兀自浑浑噩噩的少年以外,其他在场诸位道长,听得灵成子此言以后,均是大为惊诧——要晓得,这上清宫本来便择徒甚严;即便有幸入得上清宫之门,很多弟子却还只能研读经籍;只要少数资质出众之人,才气分派到教中各长老门下,学习道术。
明显,若能将这张家独一的子嗣拉入本门当中,那这马蹄山的归属,天然是水到渠成了!
“唔?莫非老天真要让俺折福?!今曰竟让我见到这很多平常只在传说中的道家大人物!”
醒言正自懵懂,却见刚出去的这几位羽士当中,正异化着两位女子。年长的那位道姑,身着素黄缁衣,神态寂然;而那位年青的女子,倒是明艳非常,一身素衣如雪,亭亭玉立在那边,在这群道袍青巾世人当中,实在惹人谛视。
目送着姚太守一行人垂垂远去,现下任山风拂面的少年,可贵的满面凝重,似是如有所思。鹄立很久,方才下山回到那半山腰间的草庐中去。
听得这两位道友经了本身的提示,俄然转圜,那灵成道长也非常焦心。灵成道长暗自叫苦,心说这妙华宫天师宗也来得真快;固然上清宫已为这事多下工夫,但看眼下这景象,今曰如果略有懒惰,便极能够有负那掌教灵虚师兄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