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劫人[第2页/共8页]
这是分身其美的功德,许母涕道荀郎都这么说了,你还站着干!”
诸人皆觉得然。固然他们对许仲或敬或畏,但职责地点,如果彻夜真被他劫走了人,除非他们肯放下统统,跟着他逃亡江湖,不然正如荀贞所说,县君的肝火是谁也接受不起的。
亭舍诸人起先还好,此时见许仲朋党尽来,无不失容,能保持平静的只要荀贞和陈褒两人。
“汉家律法:‘杀人者死’。许仲虽愚,留此身另有效处,并不肯自寻死路。”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他招手将许季唤回,叮咛道照顾好阿母。”缓缓起家,渐渐地整了整衣衿,问道墙下君子那个?”脑中急转,猜来人是谁,起首想到的是给他形成最大压力的承平道人,“莫非彻夜事发?”转念一想,感觉不太能够,还没到甲子年呢,不是承平道人,这里是亭舍,也决然不会是蟊贼盗寇,“或是许仲朋党?”
荀贞环顾诸人,不但有前些日在许家见过的那些,排在最前头那人就是那日拔刀之人;另有很多陌生的面孔,观其面貌举止,应当也都是邻近乡、亭中的豪杰轻侠。他善待许母,所为者何?不就是为了这一幕么?只是没有想到这一幕来的这么快,更没有想到“这一幕”里有这么多人。不过他并无得意之意,刚才的险情反令他沉着沉着。
是以,荀贞没有留诸人,不但没有留,反而催促许仲许君,夜已深。这么多人堆积亭舍,必将会引发重视。若引来乡中人,未免不美。依我之见,你还是早走为好。”
“阿母,孩儿不孝,累你享福了。”此时景象下,许仲怎能下跪?他按刀紧盯诸人,叮咛许季,“扶着母亲来我身后。”
荀贞又道彻夜诸位齐聚,是为阿母而来。阿母在此,何不向阿母一拜?”
许仲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就像他刚才一听他母亲说荀贞“侍其如母”、不肯荀贞开罪,就立即二话不说地从劫人改成自首一样,现下听了荀贞的劝说,感觉有理,便走回许母身前,重新膜拜在地,叩首请罪,说道因为孩儿的原因,扳连母亲受此大难。孩儿本欲投案,以换母亲归家,……。”
诸人喝酒起舞,忽有一人从墙上跳下。
荀贞安坐席上,眯起眼,往墙下看,观瞧来人,见他个子不高,隐在黑影中,瞧不清面庞。
“县君严令,你一日不投案,你的母亲便一日不能分开亭舍。你彻夜单身前来,既不投案,又欲我放了你的阿母,你是想让我接受县君的肝火么?你是视我亭中诸报酬无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