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高家[第1页/共6页]
繁阳亭境内没不足暇的地步,都种满了麦子,而才入“乡亭”,路边的地盘就有荒凉的了。不但“乡亭”,他们一起走来,路过的那两个“亭部”中,也或多或少别离都有此类征象。
荀贞打断了她的话,说道程偃虽没说,但自回亭中后,他连着多日沉默寡言,每日只是举重不止。如许下去能行?你不必顾忌他,究竟产生了何事,尽与我言就是。”
美妇人带着他们穿过院子,来入堂屋。堂屋里没,只在地上铺了一领席,席前一个矮案,墙上挂了个竹编的箩筐,除此以外,别无长物。固然寒酸,但和院中一样被打扫得很洁净,席子、矮案,乃至地上、墙上都是一尘不染。
“……。”
.“乡亭”即“乡治”的地点,在“繁阳亭”东北方向,中间相隔了两个亭部,抄近路的话,约莫十几里地。
一个月利钱一百五十,一年一千八百钱。本钱三千钱,折合下来,存款的年利率百分之六十。荀贞微微蹙眉。他虽没借过钱,但也传闻过,凡是来讲,当时假贷的年利率在百分二十高低,百分之六十较着太高。不消说,定是高家趁火打劫。
这个里的范围不小,比安宁里、南平里都大,大略估摸,起码能住八九十户人家。里门的瓦当上飞云为纹,中有两字程里”。
恰是农闲时节,此时将近中午,太阳晒在身上很和缓,三两闲汉蹲在巷中,懒洋洋地谈天,瞧见荀贞和陈褒入来,往墙边靠了靠,让他们。有多嘴的问道来找谁的?”
“啊,本来是荀君!”
荀贞听明白了,这事儿全怪程偃的兄长,有钱还的时候不肯还,拿去与人合股做买卖,上个月买了一批伪劣假货,一下把钱赔完了。
“五千。”
程妻说道本来这钱本年仲春就能还上的,兄公因听人言语,欲以钱生钱,以是没还,而是与人约为行商、发卖货色。早两个月赚了点钱,上个月收了一批麦、黍,卖时才尽为陈粮,且斤两不敷,底下竟有以石充重的!只这一下,只这一下,就……。”她泫然欲涕。
“那和你家没啥干系啊,即便高家寻你抵债,事理也不在他那边。……,你兄公说的?”
那男人打个哈哈,却不肯说了,只道随口一问,随口一问。”
两人牵马步入“里”中。
“便要如何?”
“俺们就是从繁阳亭来的。”
出了“程里”,陈褒问道荀君,你筹算乞贷给阿偃么?”
她先时眼中含泪,这会儿面上飞羞,端得楚楚不幸。荀贞瞧她的模样,心道长成这般模样,也难怪高家找你抵债。”问道,“当初的债约是谁签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