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仲业[第2页/共4页]
文直将荀贞送到官寺门口,两人作揖相别。
.纲领打算外的“名将”。
“文君的美意我心领了,但还是那句话:去繁阳是我主动要求的,从就任到现在还不到两月,桑苗、备寇诸事都只是刚开了个头,尚没有扫尾,因为清贵的主记之职就将此职舍弃,仓促离职,既非‘义”也有损贤人的教诲:‘有始者必有终’。……,且待贞将繁阳管理稳妥,再说此事不迟。”
“恰是。”
荀贞脑筋急转,悄悄想道,“本来是来颍川游学,难怪他祖父提早给他取了字,他的名与字加在一起是‘拜候篇卷”可不恰是肄业之意么?……,只是怪哉,之前看三国书时,却不记得有此一节?说文聘少年时曾游学颍川?”
“我知你自小便有弘愿。汝南陈仲举年十五言‘大当打扫天下,安事一室’?你常以此自比。但须知,一室不扫,如何扫天下?这天下缺的不是豪言之辈,而是肯结壮做事的人!……,你可,本日荀君来县廷是为何么?”
——
荀贞走得远了,转头看时,文直与文聘还站在原地未动。见他回顾,两人又都长揖。目送着他远去,文聘问道阿叔,这位荀君也在县中为吏么?”
文聘文仲业,必是“阿谁文聘”无疑了。
“为何?”
凡是来讲,“男人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不过也有例外,以是荀贞有此一问。文聘答道今次离家时,家祖为聘取了一字,为仲业。”
在他的印象中,文聘的名声没有关羽、张飞、张颌、张辽等等名将们大,可应当也算一员良将,并且仿佛当过太守,武功武功应当都不。
“长途数百里来我颍阴,必是有事来找你的叔叔了?”
文直摇了点头,说道若他只是自请为亭长,我或许会以为他是一个没有志向的庸人;若他只是推却拔擢,我或许会以为他是一个志向高洁的士人。但现在倒是,他自请为亭长后,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使得黔黎奖饰、轻侠昂首,德化远至外亭,引乡中豪强折腰,清楚是个真有才调的人。有如此的才调,他却请任亭长、不为县吏,明天更又推却县君的拔擢,他的志向,我实在是看不透,只能委偏言他是一个不顾人之是非,死守自道的豪杰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