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初雪[第2页/共4页]
是 由】.
《董子》即《董仲舒》,是前汉的大儒董仲舒所著,共稀有十篇,十万余言,说的都是《春秋》之事。许仲恭敬中带着感激,应道:“是。”
“你猜对了一半。”
“最为令我赞叹的是二十四气。”
吃过早餐,许仲和程偃两人骑上马自去许家。——为了制止引发外人的思疑,每次许仲回家,都会有程偃同业,对外只说是奉荀贞之命看望许母。
有更能言善道的里民不乐意起来,说道:“荀君名家后辈,获得过县君奖饰,有佳名在外,迟早必跃龙门。你这话如何说的?如何能只盼荀君在本亭呢?”训完了说话那人,又改而阿谀荀贞,“小人虽也不舍荀君,却也盼荀君能早日高升。荀君今治一亭,一亭的孤寡有所养;荀君若治一县,一县的孤老也必能有所养!”
送走许仲、程偃两人,荀贞还是留下繁家兄弟看管流派,带了杜买、陈褒、黄忠前去练习园地。
陈褒打眼张望:“似是冯家二郞?瞧他行动仓促,顶风冒雪而来,是不是有何急事?”
天越来越冷,过了立冬就是小雪。
营养在当时更多的是指“生存”。荀贞觉悟过来,解释说道:“营者运营,养者养料。营养就是运营身材、接收养料。”
贫民的糊口就是如许,“冬无复襦,夏无单衣”。左二家还算好的,有件冬衣,能百口人换着穿。像刘4、繁3、史二这些,连件厚一点的衣服都没有,大冷的天还穿戴短衣,抱着膀子挤在人堆里找点和缓。不练习的时候,荀贞没少往各里中去,去过很多里民的家中,有些人家穷的程度都令他不敢置信,床都没有,夏天睡在地上,夏季睡到草堆里。
荀贞笑道:“那里有那么娇贵?用凉水就行。”
氛围既冷又湿,他伸了个懒腰,做了两个深呼吸,感受仿佛肺部都变得冰冷,脑筋立即从昏沉变成复苏。前院的欢笑声更加清楚了,是黄忠、陈褒与程偃在谈笑。后院的院门没关,能够看到黄忠拿着扫帚在扫雪,陈褒和程偃则立在雪下汲引石锁晨练。
许仲叠好了被褥,静悄悄地来到荀贞身后。荀贞伸手接住门外的落雪,雪瓣熔化,带来一点沁凉,他笑道:“君卿,你可知我从小到大,最为赞叹的是甚么?”
左二是敬老里的人,答复说道:“小人的阿父今儿要去趟县里,小人因把复襦让给了他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