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驰援[第1页/共4页]
许仲很干脆地应了一声:“诺”,绕过大榆树,自去劈面的屋中叫这几人起床。
陈褒从马厩中牵出马来,荀贞上马,不再多说,悄悄地马鞭一打,那坐下骑抬头长嘶,迈开四条长腿,穿过院门,下了台阶,驰向西边柏亭火起处。许仲、陈褒、程偃、小任、小夏等共八人紧随厥后,挟刀飞奔。马蹄声、脚步声,碾碎了夜的悄悄。
悄静的舍院很快就热烈起来,马嘶、鸡鸣,风声,烛火。杜买、黄忠、陈褒、程偃、繁氏兄弟,以及小任、小夏等人纷繁起床,一多数都是和荀贞一样披头披发,一面系着衣袍,一面胳膊肘夹着环刀,堆积在前院的院中。
“荀君?”
“那是?”
“拿我的衣服来!”荀贞缓慢地穿上鞋,披上衣袍,发髻都来不及扎,更没时候去戴帻巾,便就这么披垂着发,又接过许仲递来的环首刀,“没想到彻夜竟有盗贼来犯!……,快走,去把杜君、阿褒、阿偃他们都喊起来!”出了阁房,到的外间,排闼而出,一边走,一边又道,“君卿,你且去把小任、小夏他们几个也叫起来。”
院中温馨下来,再听时,公然有模糊的鼓声传来。杜买、黄忠、陈褒、程偃诸人无不面面相觑:“那里来的鼓声?”
“律法虽有此规定,但怎能是以便疏忽邻部遇寇而不救?且亭舍中的警鼓之设,本就为传警求援所用。彻夜如果你我没有听到鼓声也就罢了,既然听到,又怎能当作不知?事急从权!”
是 由】.
div lign="ener">
杜买早被荀贞“润物细无声”地收伏了,实在不肯意违背他的意义,但此时闻言,却还是不由游移。他说道:“律法规定,亭长不得妄出境外。荀君,这……?”
荀贞已穿好了衣服,扎起了发髻,并翻开了舍院的门,站在门口向外了望。
“太远,看不清楚。只瞧见似有火光。……,没错,的确是有火光,像是甚么东西被烧着了。”
鼓声太小,柏亭又离得远,相隔十几里地,也看不到。世人虽都猜是遭了盗贼,但却也拿不准。荀贞沉吟了一下,叮咛道:“阿褒,你爬上桓表看看。看看到底是不是柏亭传来的鼓声,看看是不是他们遭了盗贼。”
“能让柏亭传警,寇贼的人数定然很多。荀君,现在不是白日,不好调集里民,我们亭舍里就这么些人,贸冒然地赶去救济,万一贼寇势大?……,那北乡沙亭,但是连求盗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