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乡中四姓[第5页/共7页]
“先齐的民风本就贪利、轻仁德,好豪侈、崇武烈,诸田被高祖徙去京兆后亦不改其风。第三氏自落户本乡便不事出产,埋头强豪意气为业,其族中多出轻侠之辈,横行闾里,多为犯警,历任有秩皆不能感化之,吾今忝为三老,亦无能为力。”
荀贞嘿然。此次更是连一句答复都没有了,他只笑而不语。
养阴里中等大小,五六十户住民。宣家在里巷深处,面南朝北,院落不大,黄土为墙,柴门虚掩。时髦请荀贞稍等,上前将门推开,立在阶外,恭谨问道夫子在么?”
“宣公给我提了一些施政的建议。”
他引着荀贞、时髦来到堂前阶下,请荀、时先行,荀、时逊让,如此谦让三番,三小我一同登阶。东为主位,西为宾位,宣咸从东边上,荀贞、时髦两人从西边上。
“阅牍研典,是向先贤求传授。吾每开卷,必先沐手、再拜,正襟端坐尚嫌不恭,焉能胡坐?”宣博面孔清癯,三缕长须,很有威仪,这几句话说得甚是正气凛然。
荀贞下车伊始便来拜访宣博,看似恭敬非常,实在只是表象,也就是一个态度罢了,就本心而言,他对此次见面只是抱着“对付公事”的设法罢了。想他一个后生小子,还是外村夫,宣博快六十岁了,本村夫,两人之前从没见过面,莫非还能希冀一见之下,宣博就能给他金玉良言么?——他可从没以为是个有这么大魅力的人。
荀贞往院中打量,见屋舍的房顶闪现在外,为悬山式,复瓦。屋边有一桑树,半截树干和萧瑟的枝杈亦暴露墙外。
宣博端起木椀,饮了一口,润润嗓子,不再与荀贞客气,改而正色说道君今下车伊始,便来见吾,但是为政事而来么?”
两人初度见面,交浅言深,君子所忌,但是宣博却毫不讳饰,坦诚直言,明白地说但愿他能一改谢武的“弊政”,不再放纵乡中四姓。如他所言,四姓共霸乡中,威风可见,他不会不说出这些话的结果,一旦传出,必会将四姓获咎,更会将已升任县中门下主记的谢武获咎,可他还是说了。所为者何?——不过是为了百姓。
小夏、小任两个闻声了,凑到马前,轻视地说道第三氏?闾里大侠?他们也配!这等人就如盗贼普通,恃强凌弱、欺男霸女,无所不为。残暴无义,怎能称侠?”
宣博见他恭谨,也不藏私,直言说道往昔谢君在时,施政宽仁,不扰百姓,民皆乐之。你能够相沿他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