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临行[第4页/共4页]
在窦世英的心目中,崔姨娘是个非常好强的人。自从父亲把她送到了田庄,她就再也没有主动和窦家说过一句话。更不要说插手窦家的事件。
父亲微微地笑。
二太夫人沉默,但心中却始终不觉得然。
她让妥娘给祖母带信,说要去看祖母。
不过很可惜,隔得太远了,这些人看上去都是那么的陌生。
“清算甚么箱笼?”窦昭道,“只贴向带几张银票和几两碎银子就行了。到时候安设下来再返来搬箱笼也不迟。”
见窦世英折了返来,纪氏借口去给窦世英泡茶,把书房让给了窦昭父女。
窦世英愣住。
窦世英“嗯”了一声,仓促去了厨房。
窦世英沉默了半晌,说了句“晓得了”,面无神采,看不出情感。
自从出了王映雪的事以后,窦世英在窦家人的眼里就是个不学无术的无能之辈。他固然考中了进士,擢选了庶吉人,但二太夫人还是感觉他靠的是运气而不是才学。
祖母那边迟迟没给复书。
窦铎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半天也没有回过神来……窦昭晓得祖母“病”了,内心很惭愧。
窦明欢乐得不得了,抱在怀里不罢休。
长女的懂事却疏离的模样,让窦世英有些难受。
话虽如此。他还是写信给本身在京都最好的朋友,也是曾贻芬半子的翰林院侍讲郭颜:“……家贫至如此,女儿出错。常常想起,泣不成声。万幸归于北楼窦氏七子,嫡妻病逝后,成心将女儿扶正,我虽觉不当,但想起女儿受我不教之苦,纵是苦胆。我亦饮之。”
窦昭鼻子一酸,眼泪忍不住籁簌落下。
窦昭胡乱猜想。
他是崔氏的大侄儿,本年事满二十岁。
窦铎则是喜出望外。
窦昭感觉这个玩偶还没有六伯母送给她的精美,道了声“多谢”,让妥娘收了。
姊妹们,在亲戚家吃了饭,出来的时候的士收了班,说是快过年了,要提早收班,然后我们一起走回家……
“我不想叫一个姨娘做母亲。”窦昭正色隧道。
望着女儿稚嫩的脸庞,他一时不晓得该如何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