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山南山北 (二 下)[第3页/共4页]
注1: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满清朝廷应袁世凯的要求,拔除科举,创办新学。
“不过非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能那么做!”见张松龄脸上呈现了跃跃欲试的神采,老智囊又敏捷弥补,“一则我们的地步和家人都在这儿,故乡难离。二来中心军和二十九军之间,毕竟还是一家子。相互之间没事儿下个绊子,踹个黑脚甚么的是常事儿。但绝对不会真正撕破脸,特别是为了我们这几百人的小步队撕破脸。哪天把我们操纵完了,人家老哥俩坐一起喝酒去了。我们可就成了没娘的孩子,谁见谁欺负了!”
“没有万一!”驼背老智囊魏丁摇点头,非常自傲地回应,“那会让宋哲元留下千秋骂名不说,去了日本人那边,他如何能够还持续做本身的封疆大吏?!顶多是担个浮名,并且用不了几天,就得像刘琮一样,连死都不晓得如何死的了!”(注2)
县里边的几个头面人物,正为到处闹匪患而愁得茶饭不思。见有人肯挑头出来担事儿,欢畅还来不及,如何能够出言反对。便直接在“铁血联庄会”的名字内里,插手了“抗日,保家卫国,村民自治”十个字,将步队以乡民自治构造的身份,批复了下来。
两边气力对比差异,魏占奎也不敢真的惹秦德纲翻脸。凡是对方交代下来的差事,只要力所能及,就保质保量地去完成。如此,秦德纲在实在他身上挑不出甚么弊端来,久而久之,就干脆将“铁血联庄会”给完整忘到脑后去了。“既不拔擢,也不打压”,任由它在山里头自生自灭。
四年前,魏士杰忧心时势,便把统统田产,交托给干儿子魏占奎和管家魏丁代为打理。本身则带着亲生的儿子、儿媳、女儿、半子以及孙子、外孙等多少长辈,一道搬进上海英租界。每年尽管按期派人来取一次田租,其他闲杂诸事一概不问。抓住这个机遇,魏占奎便在老管家魏丁的支撑下,将魏家的耕户、长工们构造了起来,建立了一支护庄队,以对付溃兵、匪贼和流寇的滋扰。
魏占奎和老管家魏丁见此,干脆派人给四周三个庄子送了信,聘请大伙组建联盟,共同保护乡里。肖、鲁、杨三支护庄队气力没有魏庄强,步队中也拿不出像魏占奎这类长于冲杀的“虎将”,细心核计了一下,便都春联盟的发起,表示了支撑。
“如果他真的撕破了脸皮,带着步队堵上门来,要求联庄会接管他的整编,我们该如何办?”心中认定的火车站的血债,是秦德纲所欠,张松龄少不得要提早做最坏筹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