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 不拆长城非好汉(大结局)[第2页/共14页]
有的大臣已神采剧变,大冷的天儿,涔涔汗水却已排泄了额头。
唐一仙见他没挪处所,悄悄叹了口气,娇嗔道:“你不吃不喝的想成仙呐?”
只听正德天子吼怒道:“朕封其为王,要将山东封为他的藩地,替朕戍边,他近在天涯又可与朕守望,这不好么?他......他竟敢回绝朕的旨意,说甚么异姓封王,已是前所未有,不敢再承厚赏,唯愿今后在京做一个清闲王爷。
拿矫作势的正德天子在批退、留中不发两日以后,与朝臣们一番恳谈,重新瞻望了一番自已毕生的弘远报负,责斥了杨凌的不体上意、疑忌圣躬之罪,这才勉为其难地宣布杨凌改封西伯利亚王,封地设在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之间。
君臣坦诚相见,互吐心声,他的担忧一向放在百官会不会进谗言、皇上会不会有猜忌,而对融会游牧部族联袂生长充满信心。多少心胸弘愿的能臣干将,就因为后院不稳壮志未酬啊,固然欣喜了天子一番,可他岂能真的放下苦衷?
“皇上!”杨凌一脸‘痛苦’,他把头一歪,绕过正德的手指头,然后又俯拜下去,恭声说道:“皇上肯听臣把话说完么?”
因为杨凌看完以后就把这幅画锁进铜箱蜡封起来,今后束之高阁,只留下一条号令:“五百年内,不得开启!”
先宣称要裁人,在公司高低民气惶惑的时候,宣布老板要和员工同舟共济不再裁人,但是要大幅度减少人为,直至公司状况好转。本来会因为减人为而群情澎湃乃至激烈不满的员工在这个时候不但不会牢骚满腹,反而满心感激,这是产生在当代的故事。
声音朗朗,诵奏天之书,统统礼毕,正德一人步上登封坛,投书于坛内,文武百官肃立于百尺以外,抬眼望天,瞋目望云,朔风吼怒,六合一人,这才是九五至尊,不知如何,正德肃立很久,却只要孤孤傲单高不堪寒的感受。
十仲春,云集泰山。文武百官、扈从仪仗,皇后率表里命妇,封禅车乘连缀百里,随行的另有南洋、西域、东方诸国的使节和酋长。
可爱,莫非自古君臣只能相忌?莫非帝王只能把能够做猛虎、做雄鹰的干将能人,全都紧紧地拴在身边做看家犬,那样的江山就能安定吗?迟早必被外人取了去。但是朕这么信赖他,他竟然担忧朕心胸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