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四面树敌[第3页/共6页]
第二道圣旨是正德天子和三位大学士以及六部九卿几番还价还价,最后以不当天子相威胁才定下来的,号令礼部左侍郎李杰、钦天监监副倪谦、司礼监寺人戴义、工部左侍郎李铎、神机营左哨军参将杨凌提督监造弘治帝的泰陵工程。
刘瑾脸上有些挂不住,说道:“杨大人宅心仁厚,顾恤百姓,但是侵害朝廷、买好处所的官员实在很多,这个例子一开,今后不知要有多少官员藉口灾荒要皇上免这个免阿谁,那朝廷岂不是入不敷出了?”
令群臣莫名其妙的是神机营副参将鲍尽忱、都司官刘士庸、采办官鲍尽忠等大小十余个待参的武将也被拉到菜市口陪砍。鲍参将和刘都司是从天牢里押出来的,鲍尽忠倒是从锦衣卫要来的,监斩官给他验明正身时还真的费了一番劲儿。
正德就位后,当即宣布了秉国后的三道圣旨,各部各道当即雷厉流行地履行起来。
不过这件功德如果委派内官的寺人们去履行,只怕他们还是奉迎天子、中饱私囊的居多,当时呈现一堆张剥皮、李剥皮,功德也变了好事。杨凌忙弥补道:“这主张甚好,这对加强朝廷的节制和岁入大有好处,皇上应当着户部定下端方,由他们每年派员予以履行。”
然后正德天子在百官簇拥下返回金銮殿,登上龙椅,接管百官朝贺,此时诸藩王及四夷诸国的贺使和贺仪还在路上。
正德初做天子,另有些当真劲儿,但是那些奏折写的又臭又长,内容又实在枯噪有趣,批了一会儿便不耐烦,叫刘瑾陪着他去逗弄小猴儿去了。
正德一听点头道:“不错不错,刘瑾说的有事理,我看他们说得过于夸大,一场水患便哀鸿千里么?不能放纵了他们”。
杨凌越想越是镇静,正算盘着如何开口,刘瑾已笑道:“杨大人,你的军队常驻都城,我们便能够经常在陛上面前相见了。呵呵,方才杨芳、王鏊两人拿了信阳水患的折子来见皇上,传闻皇上要圈皇庄让你驻扎都城,还谗言禁止呢”。
苗逵奉了先帝秘旨,正在奥妙探察那些采办枪火弹药的人到底是哪位蕃王,此事干系严峻,弘治帝叮嘱他未曾查清前便连朱厚照也不要奉告,以是正德底子不知此事。
第一道圣旨是那位上岗头一天就被投进大牢的丧仪总批示、礼部尚书王琼早就拟好的,“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天子”孝宗陛下殡天,要求举国居丧。
杨凌惊奇地望了他一眼,想不到这不学无术、只知害人的刘瑾竟然另有这番见地,后代通信发财、轨制健全,另有审计构造年年审计处所呢,这时的大明交通不便,动静闭塞,若不加强对处所的财务办理,的确倒霉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