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秦家有个妙姑娘[第1页/共4页]
贾蟠家的一向跟在她身边,如何不知她心中所想。一心为着她想,又循循善诱道。“夫人如何忘了,大奶奶已颠季世三年了,我们该给柏大爷寻个好婚事了。”
秦妙音?秦氏一愣,随即来了精力,“我如何把她忘了。”
“妙女人现在已20岁了,过了适嫁年纪,但年事上与柏大爷倒也合适。二舅老爷是都御史,家世也不屈辱国公府。何况,妙女人也早有隽誉在外。当年老夫人病重,妙女人在广济寺持续叩首上香数日祈福,最后老夫人病愈,女人又吃斋念佛三年服侍老夫人还愿。因着这个一向没有嫁人,蹉跎了好年纪。这都城高低,哪一家不夸我们妙女人操行端方,贤能淑德。”
看着秦氏怠倦的模样,贾蟠家的心中大为不忍。秦氏见她也是一副歇息不好,病恹恹的模样,让了身边的坐位。“你也坐下,歇一歇。”
贾蟠家的一面说,一面察看秦氏神情。见她舒展的眉头有所松动,又持续添把薪。“妙女人如果嫁出去,是亲上加亲。老太太、国公爷都再说不出个不字的。当初,您嫁出去的时候,华女人、柏大爷都已经成人了,自是不会与您一条心。明哥儿眼下还小,打今儿起养在身边,长大了,他那里还记得亲娘,只要同妙女人靠近的事理。您又是当家主母,再没人敢欺负了她去。”
贾蟠家的实在心疼秦氏的辛苦,发起道,“夫人说寻一个稳妥的账房先生,不过是账务上多了小我干活,归根结底还是得夫人本身看账、查账,办理碎务。莫不如就寻个同夫人一条心的人,将这府上的大半碎务都交由她管。夫人也享享清福。”
“但是,到底是远亲的侄女。这做后妻的苦我是晓得的,如何忍心让孩子再走我的老路。内心头也对不住我那过世的二嫂子。”秦氏还是有些不忍。
姜采听了,眉头微不成查的一跳。水月庵乃是皇家出资制作,就在皇城边儿,夙来香火畅旺。原是为了收留那些先帝未曾临幸并成心遁入佛门的秀女。第一代的庵主是太祖天子的胞妹,因夫君战死疆场后偶然眷恋尘凡削发为尼。因其操行端方,品德高贵,她在任时水月庵曾是救灾扶贫的场合。可两代今后,就垂垂成了皇族藏污纳垢的处所。多少私生子在此出世,多有风骚佳话产生在此。
听到安庆郡主四个字,碧柳一愣。略一游移后开口,“女人,您忘了?郡主她……”
顾昭离世时,安庆便已有身孕,现在她重生返来已数月不足。想来安庆早已经显怀,怕是正藏在水月庵里养胎也未可知。姜采眼底闪过一丝讨厌。将思路收回,说道,“且服侍笔墨,我与哥哥写封信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