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帝国风云》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九章 事在人为[第3页/共4页]

腓特烈三世如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仿佛感觉冯承乾的话很有事理。

“参赞曲解了,我与大清没有半点干系。”冯承乾也笑了笑,他这番话是说给一旁的俾斯麦听的。“固然早就想去大清看看,但是一向没有机遇。参赞此次前来,是否与采购战舰的事情有关?”

此事已定,冯承乾就没再多想,开端动手筹办。

与冯承乾熟知的汗青一样,李鸿章已为大清首辅,并且主动鞭策洋务活动,提出了“师夷长计以制夷”的战略,调派留门生前去西方学习,并且从西方采购军器,充分大清的军事力量。

论环球影响力,其他任何国度都望尘莫及。

为此,冯承乾就得另有筹办。

“陛下,我安排此次演示,不是想让陛下晓得机枪有多么短长,而是但愿陛下能够明白一个事理。”

“伯爵,你的意义是……”

一八八九年一月旬日,冯承乾达上了驶往大清的邮轮,在陈季同的伴随下,以德意志第二帝国战役大臣的身份,对大清停止正式拜候。

沿途停靠的统统港口,几近都能见到英国皇家水兵的战舰,几近到处都有英国皇家水兵的身影。进入印度洋,达到印度四周的时候,这类征象更加凸起。即便在国际航道上,也能常常碰到皇家水兵的战舰。

“两万英镑。”

遵循冯承乾的叮咛,施密特还聘请马克沁来柏林揭示他的巨大发明。

洋务活动能胜利吗?

“在战役部下设立一个专门卖力科学技术的机构,名义上以军事技术为主,详细操纵则由你自行决定。”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说道,“如果你感觉这个机构非常首要,能够当即动手组建。”

陈季同抱有很大的但愿,冯承乾没有给他泼冷水。

今厥后的标准衡量,陈季同算不上优良的交际官,或许连合格都达不到。

数今后,冯承乾派施密特去了英国一趟,花重金从马克沁手里买下了一挺机枪,并且订购了十万发枪弹。

所幸,事在报酬。

“这就是他发明的机枪?”

“久仰伯爵大名,恰是闻名不如见面。”

“专门卖力帝国的科技事情,对首要的科学技术研讨与发明供应国度支撑,并且尽量从他国获得先进技术。”

“只是,这么好的东西,仇敌必定也会具有。”

只是,此人现在独一二十二岁,因为有基督教偏向被送削发门,还是香港西医书院的一名门生呢。

借此机遇,冯承乾也从陈季同那边体味到了一些大清的环境。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