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看热闹[第3页/共4页]
对此,企业家都表示欢迎。
冯承乾说是出海看热烈,实际上是在避嫌。
忙到玄月份,冯承乾才算安逸了一些。
究竟上,这是德皇在夸大,冯承乾是帝国远东事件大臣,直接向天子卖力,不消向帝国宰相卖力。
颠末一天两夜全速飞行,远东舰队在十七日凌晨达到大东沟。遵循冯承乾的叮咛,提尔皮茨派出了窥伺舰。
那么,大东沟很有能够成为远东地区最强大的两支舰队的决疆场。
如果汗青没有产生窜改,那么下一场海战将在玄月十七日打响。
只是,冯承乾也没有拿帝国的好处开打趣。
借此,冯承乾也与浩繁帝国企业家建立起了私家干系,对他此后回到帝国打下了坚固的根本。
此时,德皇也下达了唆使,让冯承乾自行措置远东事件。
大抵是闲得无聊,冯承乾在这艘由他亲手设想、督办制作的战舰上转了一圈,趁便跟底层的水兵闲谈了一些平常事情。
大东沟会是北洋海军与日本水兵的决斗之地吗?
回到胶州湾,冯承乾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对付在大清开设工厂的帝国企业家,帮忙他们排忧解难。
如果水兵官兵都不珍惜战舰,又如何能够希冀在海战中取胜呢?
“我们就在这里等?”
日军有备而来,清军则是仓促应战。固然交兵两边的兵力旗鼓相称,但是日本在各个方面都占有上风。
“有甚么疑问吗?”冯承乾非常斯文。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糊口了几年,他也学会了西方的风俗礼节。“将军,不消急,该来的迟早会来。里希特霍芬男爵早就送来动静,北洋舰队全数尽出,日本水兵的主力舰队也早就分开了军港。大清军队丢掉了平壤,李鸿章不肯善罢甘休,必定会停止反击。固然我不大懂军事,但是以朝鲜较为奇特的地理环境,李鸿章要想力挽狂澜,独一的体例就是让清军在朝鲜西海岸登岸,比如汉城四周的仁川,再从北面建议打击。”
最后,冯承乾以为这行不通,毕竟列强在大清的权势范围早就规定了。
这不是一笔小钱,不是靠凑款就能获得的。
只是,清军会就此承认败北吗?
至于朝鲜的空中战役,冯承乾并不体贴,或者说并不担忧会呈现预感以外的成果。
当天傍晚,帝国远东舰队从胶州湾解缆,进入黄海海疆,径直奔向东面的鸭绿江口,赶去看热烈。
明显,李鸿章不会就这么认输,而会做最后的反击,因为李鸿章信赖,他手里的北洋舰队能够窜改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