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利益同盟[第2页/共4页]
腓特烈三世如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冯承乾的意义。
腓特烈三世再次皱起眉头,开端沉思冯承乾的话。
“陛下说得没错,但是更应当晓得,爱国心既是臣民对故国的最高忠臣,在某些时候也是最后的底线。”
“此话怎讲?”
冯承乾感觉,索尔兹伯里与俾斯麦有很多共同点,只是索尔兹伯里没有俾斯麦那么着名罢了。
“我让古斯塔夫筹办了一些质料,你抽暇看看。”腓特烈三世打了个呵欠,说道,“差未几了,你先下去吧。”
“有收成吗?”腓特烈三世并不在乎冯承乾花了多少钱,只体贴花掉款项与时候是否有收成。
题目是,哪个政治家不是实际主义者?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索尔兹伯里主动提出构和,明显英国当局对俄国生长强大心存疑虑。”
毫无疑问,索尔兹伯里极度仇视德意志第二帝国,以为生长强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对英国构成了严峻威胁。只是做为政治家,索尔兹伯里更加清楚,德意志第二帝国临时还是管束其他欧陆强国的关头筹马。
“从本质上讲,索尔兹伯里那样的英国政治家担忧的不是俄国并吞多少国土,而是俄国会不会成为产业强国。”
“构和?”冯承乾皱起了眉头。
再说了,提出构和的是索尔兹伯里。
腓特烈三世愣了一下,没有当即反应过来。
“只是大要上的结合。”
腓特烈三世皱起了眉头,感觉这两个题目本来就是一个题目。
“这也是我想问你的题目。”
“这……”
两天后,冯承乾花掉了最后一个便士,结束了官方访问。
“陛下,下一场战役,将是强国的全面战役,遭到磨练的不但有军队,另有作为国度底子的社会,特别是基层公众的接受才气。很多在战役期间不为人正视的题目,在战役期间都会被放大。”冯承乾略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如果充分操纵仇敌的弊端,就能事半功倍的取得胜利。英国现在存在的题目,就如同阿卡留斯之踵。我们有一句俗话,叫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当这些看似无关紧急的题目积累起来,并且在某一刻同时引爆,必定能使大英帝国毁于一旦。”
“你的意义是,我们能够借机结合英国?”
“英国人有激烈的爱国心,哪怕是那些食不充饥、每天都得繁忙驰驱的财产工人,也对身为大英帝国子民而高傲不已。”
“我们?”
索尔兹伯里是英国保守党魁首,在担负辅弼之前,数度出任印度事件大臣,还担负过交际大臣。在任下院议员期间,曾极力反对定会鼎新法案。任交际大臣期间,列席了旨在禁止俄国向巴尔干地区扩大的柏林集会,迫使俄国点窜《圣斯特凡诺条约》,把俄土战役的硕果全数吐了出来。三年前,索尔兹伯里第一次组阁,随后第二次组阁,对峙对爱尔兰采纳高压政策,反对爱尔兰自治。在交际上,索尔兹伯里对峙“名誉的伶仃政策”,以为英国不跟任何国度缔盟才气更好的保持欧陆均势,并且把重点放在打劫殖民地上,禁止德意志第二帝国如许的新兴国度生长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