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迷茫大明》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82章 豁出去[第2页/共3页]

听的这话,王治中眉头不由一皱,今儿个这顿酒竟然是为了这事?他可不想蹚这趟浑水,固然县丞、主薄没有实权,可儿家是端庄八百的八品、九品官员,他这个典史倒是不入流的,再说了,这两人固然没有实权,却另有监督之权,能够直接向下级汇报申述,他算甚么?

“有何古怪的?”张明贤一口就接了畴昔,道:“不过是幼年对劲,持才傲物,傲慢高傲罢了,你们看看他的诗,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口气是多么傲慢。”说着,他话头一转,道:“要不我们给他来个上马威?”

见赵德友表态,王治中亦跟着道:“鄙人这个首级官乃是大老爷的属官,闷嘴葫芦定然是做不成的,只能找个案子下乡避几日了。”

“等等。”张明贤说着站起家来。

次日一早,胡万里早夙起家正式祭奠城隍神,官员祭奠城隍神的原委,师爷薛良辅详细提及过,不独是为了博取民气或是为讨个好彩头,这实则是明太祖的一种统治手腕,不但是府州县新官上任要祭奠,每月朔、望两日亦要祭奠,仲秋还要大祭,国有大事,处统统大事,有水旱、疾疫皆要祭奠。

听的这话,赵德友、王治中两人皆是心有戚戚焉,厮混十年才从九品升到八品,想升到七品的正印官,那底子是奢想,还不如在漳州赚点银子,赵德友看了一眼王治中,才沉吟着道:“宇中兄这话乃是大实话,主薄升迁的门路窄,大多升到县丞已到顶了,漳州确是个好处所,可贵的是正处于繁华之初,宇中兄既然如此想的开,我们就做一回闷嘴葫芦。”

听的这话,赵德友亦是站起家来,道:“张大人,您是二尹,有着巡按这一层干系,县尊既便不喜,对您亦要容忍几分,下官和老典可经不住县尊的肝火,县尊要清算咱俩,可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张大人喝高了,今儿这席就此散了罢。”

拜完官印,也就算是小媳妇熬成婆了,待一众官学的礼生由西阶退下,胡万里便精力抖擞,中气实足的喝道:“升堂!”

自顾干了一杯酒,张明贤才轻叹了一口气,道:“我本年已经三十七,宦海十年,才从主薄升到县丞,这宦海我算是看破了,杂流出身的底子没有出息可言,现在这世道,并非只要官员才气光宗耀祖,有钱一样能够灿烂门楣。”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