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得国不正[第1页/共3页]
便是如此也就罢了,归正高丽不过蕞尔小国。派出一员大将,动用一方之力,迟早也能把高丽打下来。可惜皇上心机太急,想要一战胜利,却恰好动了举国之兵……”
听了刘不已的话,商秀珣和商震都是冷静无语。真的这么算起来,文帝杨坚还真的比不过曹阿瞒了。
独一值得称道的一场战役,也不过是杨广所统帅的灭陈之战……
如果杨广征讨高丽之战胜利了,统统都还好说。正能够挟克服灭国的庞大声望,脱手清算这些门阀。这个时候的那些门阀们,就只要是在砧板上鱼儿一样,任凭宰割的份儿了。
刘不已前面的话就不消说了,商秀珣和商震都是一脸的丢脸,已经明白了过来。
而乃至当汉文帝入长安,有些踌躇不断,惊骇那些把握了天下大权的功臣们谋反,直接把他给处理了的时候。别人就用这个究竟奉告他,全百姓气在刘氏手中!
说白了,在刘不已眼看来。李唐或者李世民比杨广运气好的一点就在于,李唐的天下事打下来的,声望是深切民气到了顶点的。
就在刘不已为杨广的运气感喟的时候,商秀珣俄然气呼呼的说道:“就算皇上这一次打败了,也不代表第二次还会打败。何况第一次轻敌了,粮草不济,下次天然不会如此了……”
不过越是聪明之人,越是有本领的胜利之人,就越是自大。杨广如此,李世民也是如此。
刘不已感喟道:“别说傻话了,那些世家门阀不会给皇上这个机遇的!”
恰好杨广这一战就输了,声望大跌,这今后的局势会如何,却就难说的很了。
他抱着一点期冀的问道:“那么,公子觉着,皇上该如何才气挽回此局?”
不说别的,单单只是看贞观年间,到底打了多少次仗,就能明白这一点了。换一个期间,便是打此中一场仗,搞不好都能拖垮一个王朝。
平生更是修建并且迁都洛阳,修通运河,西巡张掖,初创科举,开辟西域,各种作为,无不在汗青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后代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得国不正,没有那么多的兵士抛头颅洒热血,没有那么多的可歌可泣的豪杰事迹。
杨广绝对是经不起失利的,他此次征讨高丽既然失利了,不管如何他也要讨返来。
刘不已又道:“如果当今圣上只是经历此败的话,固然声望大跌。但是谨慎运营,本朝江山还是能够支撑下去。
商秀珣和商震一时哑然,只是觉着刘不已看人太准了。